郭桓案的餘波還沒有結束,空印案又翻起了滔天駭浪。
這一次,朱元璋的怒意更盛先前。
可以說正正好好撞槍口上了。
錦衣衛強頂著巨大的壓力,臨危受命,再度對空印案的始末,進行了聲勢浩大的調查。
此案波及甚廣,牽扯極多,各地的布政使司、府、州、縣均不得幸免。
距離應天府距離越遠,參與空印案的機率越大,自然越是受到錦衣衛的重點關注。
也正因如此,應天府倒是成了燈下黑的風暴眼。
此時,速來自視甚高的胡惟庸,也終於是步了老師李善長的後塵,成為里名副其實的驚弓之鳥。
遙想之前,他的府邸大門敞開,賓客盈門,時時笙歌鼎沸,高朋滿座。
可自從空印案出現後,他便緊鎖了大門,再也不與任何人有往來。
若是有人問起,便推說身體抱恙,不能見客。
實際上,卻是因為他受了空印案的牽連,已經早沒了心思醉酒歡歌。
整日裡茶不思飯不想,街面上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把他驚得從椅子上跳起。
這樣的日子,不但他受夠了,就連他府邸的下人們也都變得疑神疑鬼,時不時就發作一些大病。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燈下黑永遠只能黑一時,不可能黑一世。
在這寶貴的視窗期,胡惟庸更不可能坐以待斃,他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去拯救自己的生命!
於是,他在腦海中,將所有的淮西派成員過濾了一遍。
思來想去,唯一能夠幫他解決問題,還不會留下任何後患的人,有且只有一人。
恩師,李善長!
“備上馬車,我要去面見恩師。”
胡惟庸放下茶盞,對侍立一旁的下人吩咐道。
不多時,馬車便抵達了李府。
此時,距離郭桓案的風聲已經過去,李善長自然也開始逐步解除了拒不見客的規定。
跟他們淮西派內部的成員,還是會見上一見的。
但至於能見多久,多久能見,那就得看李善長的心情,以及對方在淮西派中的身份尊卑了。
還好,對於胡惟庸而言,即便是摘掉同為淮西派成員的這一重身份,他仍然是李善長的弟子。
師生情誼,在這個年代尚屬於尊崇“天地君親師”的時代。
所以師生關係之緊密,後世難以重現。
李善長在得知胡惟庸造訪後,只略微思索了片刻,便答應了他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