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一個比一個說得響亮,一個比一個更會場面話。
但很顯然,朱柏所想聽到的,並不是這個。
場面話誰不會說啊?
可真要到了那種時候,能夠真正為國盡忠、保持氣節的,定然是少數。
“國強,首先需要民強!民強,則必然得是少年強!”
朱柏斬釘截鐵地大聲說道。
“想我大明能夠屹立在世界之巔,則必然要少年強大!”
顯然,攝政王已經將道理講得很是清楚明白了。
只不過這道理,卻是文武百官們所未曾接觸過的、遠遠超越了時代的超前思維!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文武百官們仍然固執己見,並不覺得攝政王所說的這些道理在理。
唯有劉伯溫,聽完攝政王的這番話之後,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他看來,攝政王的這番話,其觀點極為奇特,甚至可以說是觸及到了他從來都沒有想過的一個盲點!
但,倘若當真仔細去深究的話,卻是會發現這其中竟然是有著無限的可能!
劉伯溫心中竊喜,他感覺自己彷彿開啟了一扇從未展現過的窗戶!
在那扇窗戶之外,有著從來未曾有人見識過的獨到風景!
可反觀群臣,他們卻仍然固執己見。
然而這一次攝政王可沒想跟他們繼續內耗下去,直接霸道地將這項決定,給應承了下來。
“不論爾等如何反對,這項法令,都必須立即頒佈、執行,誰敢有半點虛與委蛇,本王定斬不饒!”
朝中的諸位大臣,聽到攝政王說出如此鏗鏘有力、殺氣騰騰的話,還是頭一遭。
即便如此。
可眼下最為嚴峻的問題,也是這項法令頒佈、施行起來的最大阻礙,仍然是——錢。
國庫,不夠充盈啊!
退朝之後。
戶部尚書越想越覺得委屈,索性拐了個彎,去勤政殿跪求朱元璋訴苦了。
“陛下啊!這攝政王要求普及教育,可不論是廣修學舍還是刊印書籍都是要花錢的啊!”
戶部尚書鞠了一把辛酸淚,喋喋不休地說道。
“況且,還有教書先生的錢,也是要從國庫或者地方財政中撥款,這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