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章 九年義務制教育,朱柏的先進理念!

尤其,他都已經當上了皇帝,成為了九五之尊,卻仍然被錢所迫,多憋屈啊!

……

與此同時,這樁事情還在不斷髮酵。

很快,太子殿下那邊,也得知了此事。

對於自己這個十二弟的才情,朱標是打心眼裡佩服的。

尤其不管是他之前所頒佈的考成法也好,還是一條鞭法也罷,那都是有利於國家長治久安的好法令。

對此,太子朱標那自然也是十分贊成,並暗中不斷推波助瀾,幫助法令的落地與實施。

可是現在嘛……

不得不說,即便是太子朱標,也覺得十二弟有些操之過急了。

當然了,他並不是覺得這條法令不好。

恰巧相反,對於普及教育這件事情,朱標是相當認可的。

有了廣大的文人作為基礎,選拔出來的人才都必然會更加優秀!

這自然就為大明今後的統制,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是好事兒啊。

可是……事情有輕重緩急之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太子朱標覺得這件事情,似乎並不是眼下最為急迫的。

甚至可以往後稍微挪一挪,等到時機成熟、國庫充盈之後,再做決定也不遲。

畢竟,這項法令的頒佈和實施,其中所需要耗費的銀兩,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對於現在本就壓力重大的國庫而言,無疑是更加雪上加霜,增加了負擔。

最重要的是,教育這項事業,並非是一蹴而就的,投資了馬上就能夠看得到回報和效果。

那是一個水磨工夫,最快也需要至少五年的時間,才能夠初見成效。

要想真正影響到整個大明,那少說也得花費至少二十年的時間,先培養出一代學子出來才行。

可現在大明才剛剛建立,如何就能夠去賭二十年後的事情呢?

正因如此,太子朱標覺得這件事情有意義,但意義不大。

至少對現在的大明而言,並不是最緊要的事情,所以可以先擱置,從長計議。

……

唯一看懂了攝政王朱柏長遠佈局的劉伯溫,在朝會散了之後,將浙東派的諸位召集起來,大傢俬底下商議了一會兒。

才剛說服了楊憲、宋濂、方孝孺等人,他們就接到了訊息,知道了無論是陛下還是太子殿下,都對攝政王殿下的這樁法令頗有微詞。

於是,眾人不敢有半點耽誤,立即起身,朝著攝政王府邸的方向而去。

他們擺明了身份,進入了府邸之中,來到了攝政王殿下的書房裡。

沒有任何寒暄,劉伯溫直截了當將他們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訴給了攝政王,並且還著重向攝政王殿下闡述了當前的具體情況。

“這麼說來,不論是父皇還是太子皇兄,他們對本王所頒佈的法令,都並不支援?”

似乎早就預料到會是這樣的結局,所以攝政王朱柏絲毫不慌,不急不緩地說道。

劉伯溫無奈地點了點頭:“的確也有別的因素制約,畢竟現在國庫緊張,庫存本就不多,即便全部拿去支援教育普及,也是杯水車薪,辦不成大事。”

聞言,攝政王朱柏微微頷首。

“那你呢?你們又是怎麼想的?但說無妨。”

攝政王的目光率先落在了方孝孺的身上。

方孝孺無奈,只能硬著頭皮說道:“古語有云,有教無類。進行教育普及的確是一樁利國利民的好事……”

“不過,微臣倒是覺得,不妨先將教育普及的年限放寬些,十二年的時間太長了。何不改為六年或者三年呢?這樣一來,國庫的壓力也能相對要輕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