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朱元璋才會對老十二的做法大為惱火。
來到偏殿,正巧看到朱柏剛處理完奏摺,正對著應天府的地圖出神。
“老十二,那十萬徭役是你招來的?”
朱元璋也不跟朱柏廢話,上來就開門見山問道。
“十萬徭役?”
朱柏一愣,隨即反應了過來。
“父皇所說的,恐怕是兒臣招徠修路的人員吧?何來徭役一說呢。”
“你啊!”
朱元璋氣得直搖頭。
“那可是足足十萬精壯!你把他們都徵召過來了,誰來耕田種地?這正是地裡的糧食需要精細耕作的時節,要是怠慢了,秋天的收成可是要大受影響的!”
“老十二,咱一直覺得你是懂事理、明是非的,怎麼連你也做出這等糊塗事了?唉,你這……你讓咱說你什麼好呢!”
攝政王朱柏沒有開口反駁,而是仔細聽完了朱元璋的話,這才恍然大悟,明白過來誤會所在。
“父皇還請息怒,兒臣並沒有徵發徭役。”
“還說沒有!那這十萬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朱元璋這下是真的動怒了。
做錯了事沒關係,改完就是了。
但做錯了事還不承認,那可就沒這說法了。
很顯然,在朱元璋看來,朱柏這是做錯了還死不承認,這就讓他很是不爽利了。
“父皇明鑑,兒臣只是釋出了一則告示,說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就業的崗位,召集鄉里的閒散勞動力來兒臣這邊做工,兒臣則是給予他們報仇、福利,包吃包住。”
耐著性子,朱柏將自己的做法同朱元璋仔細陳述了一番。
朱元璋聽完,感覺似乎是跟自己的想法有些出入,忍不住又問了一句。
“所以說,這些青壯都是鄉里鄰間的閒散勞動力?”
朱柏點了點頭:“正是施肥長苗的季節,老百姓比我們更明白地裡莊稼的重要性。”
“在這個節骨眼上,誰又能強令他們離開莊稼呢?”
“兒臣也只是提出了一個倡議,邀請平日裡無所事事、沒甚事做的閒散人員,前來幫工。”
朱柏強調道:“父皇,注意用詞,是幫工,不是徭役。”
“這有區別麼?”
“區別大了!幫工,是來做工的,有報酬有福利,有食物有住所。”
徭役,那這些東西就是自帶的了。
事實上,在朱柏當上攝政王了之後,就儘量推行幫工,而大大降低乃至減少了徭役的範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