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取其長又能補其短,共同爭才,倒也可行。”
朱柏仔細思索,沉默了片刻,劉伯溫此做法倒也確實穩妥。
可一旦其中出現了制度上的差異,地位高低之分,那將會帶來特殊的隱患。
“此事且先待朕觀察一陣,若是可行,可如愛卿所言,混學之。”
“不知皇上所想設立獎項當以何物獎之?”葉琛詢問。
“少量經文、詩書、碎銀、或者糧食皆可。”
朱柏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
“更有一點,我大明朝如今發展蒸汽鐵路,打算開運火車。”
“自古以來祖宗先輩皆以文學為主,卻忽略了理工科。”
“且不知理工才是我大明朝發展的基礎,此事不可成為我大明朝之弊端。”
“朕的想法,是發展理工科。”
劉伯溫先是愣了一下,設立獎項激勵學子,這些確實是可行。
以體育活動作為輔助,卻也能培養身體素質。
然而自古以來理工科必然受到社會排擠,甚至有才學之士將其諷刺為巫術。
列祖列宗皆以四書五經為本,所論者皆為文學,何來理工之說呀?
“皇上,若如此,恐理工科類難以在此時發展,還需循序漸進啊。”
朱柏怎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天下百姓也好,還是飽學鴻儒也罷,其實皆為愚鈍。
殊不知理工才是真正革命的開始。
空有滿腹經綸,皆可用計,然而天下太平之時又有何計可用?
難不成用於朝廷黨政,用於政黨奪權?那豈不是諷刺?
唯有開化,方能行天下之大事。
善於運用公理,國家方能發展,因此唯有推出政策才能得到全面改善。
“這一點朕豈能不知?今日來內閣與列位成功相談,就是為此。”
“正打算重新改政,釋出全新政策,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細微調整。”
“鼓勵天下莘莘學子發展理科,現在自然有人不解。”
“然而,待到蒸汽鐵路在我大明朝境內全面運發,眾人便可知道發展所帶來的便捷。”
朱柏早已算清,一切都盡在掌握。
鐵路出設,運輸方面的問題將會獲得整改,而且費用要大大降低。
這本身就是一個賠本兒的買賣,最初確實用於遷都,可實則在運輸方面卻大有收益。
真正的收益是運輸過後各省之間的財賦互通,待到那時,天下百姓自然知曉,理工方是世間公理之根本。
劉伯溫等一眾內閣大臣連忙跪拜,甚至心中不禁感嘆。
這位皇帝似乎是真的能夠開創一個全新盛世的皇帝。
更能夠給列祖列宗帶來一個完全不同發展的江山。
他們似乎已經看到了未來的走向,今後將人才輩出。
“皇上聖明,臣等這就去辦!”
做出了全面調整方案之後,內閣將在第一時間對朱柏所提出來的政策進行實施。
同時也做好了萬全準備,以避免有書生或是部分讀書人趁此機會擾亂皇帝新政。
討論好了關於學習的事宜,時間匆匆一晃就已經來到了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