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之位,並非兒戲,沒有擔當和決斷力,如何能擔負起大明的未來?” 朱柏的語氣堅定,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他知道,這一次的事件,對朱標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成長機會。
只有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到彩虹。
他放下奏摺,走到窗邊,再次看向乾清宮外。
朱標的身影已經消失不見他心中微微一嘆,卻又帶著一絲期待。
他期待著朱標能夠從這次的事件中吸取教訓,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儲君。
“來人,”朱柏的聲音在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清晰,“擺駕,慈寧宮。”
夜幕深沉,紫禁城籠罩在一片靜謐之中。
乾清宮內,燭火搖曳,將朱元璋的身影映照在牆上,顯得格外高大。
他緩緩踱步,腦海中迴盪著早前與燕王朱棣的那番對話。
朱棣言辭懇切,眼神中滿是對皇權的敬畏,絕非虛情假意。
“老四的性子,朕最是清楚。”朱元璋喃喃自語,他緊皺的眉頭,如同刀刻般深邃,“他絕不會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一股莫名的怒火在胸腔中燃燒,那並非針對朱棣,而是針對那個躲在暗處,妄圖挑撥離間的宵小之輩。
他猛地轉身,眼中精光四射,如鷹隼般銳利,“來人!”
門外,一個低沉的聲音傳來,“奴才在。”
“傳錦衣衛指揮使!”朱元璋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不消片刻,一名身著飛魚服,頭戴烏紗帽的男子便匆匆走進殿內,他正是錦衣衛指揮使。
他躬身行禮,聲音沉穩:“臣,參見陛下。”
“不必多禮。”朱元璋的語氣聽不出喜怒,他目光如炬地盯著指揮使,“朕命你調查燕王一事,可有進展?”
指揮使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他再次躬身,小心翼翼地答道:“回陛下,臣等連日來明察暗訪,燕王確實與一些武將私下接觸頻繁,但並無任何確鑿證據證明其有謀反之心。”
朱元璋的目光更加銳利,他緊盯著指揮使,聲音低沉而充滿壓迫感:“僅僅是接觸頻繁?莫非朕的兒子要與誰來往,還得事先稟告你們錦衣衛不成?”
指揮使身軀一震,連忙解釋道:“臣等絕無此意,只是……只是例行公事。”
“哼!”朱元璋冷哼一聲,他當然知道錦衣衛的職責所在,但他更清楚,這次的事情絕非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朕問你,是誰告發的燕王?”
指揮使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支支吾吾,額頭的汗水也愈發明顯:“這……這……”
朱元璋見狀,心中更加惱火,語氣也變得嚴厲起來:“怎麼,你連這點事情也辦不好?朕要你查明真相,你卻連個密告之人都不敢說?莫非你怕他不成!”
指揮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顫抖:“臣不敢,臣只是……只是……”
朱元璋冷冷地打斷他:“只是什麼?說!”
指揮使猶豫片刻,最終還是沒有說出那個名字,他低著頭,聲音如蚊吶般微弱,“此人身份特殊,臣……臣不便透露。”
“不便透露?”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緊盯著跪伏在地的錦衣衛指揮使,一股令人窒息的威壓自他身上散發開來,他一字一句地說道,“朕給你三天時間,查清此事,將所有真相都給朕挖出來,若是再讓朕失望,就休怪朕不念舊情!”
指揮使伏在地上,身體微微顫抖,“臣……遵旨。”
朱元璋沒有再說話,他再次看向了窗外,目光深邃而悠遠,許久,他輕聲開口:“你下去吧,明日再來複命。”
錦衣衛指揮使戰戰兢兢地退出乾清宮,夜風拂過,卻絲毫吹不散他心中的寒意。
皇上的震怒,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讓他如芒在背。
他深知,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若是不能查個水落石出,恐怕自己的腦袋也保不住了。
回到錦衣衛衙門,他立刻召集所有參與此事的錦衣衛,將皇上的命令傳達下去,並嚴令他們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務必在三天之內查明真相。
“爾等可聽明白了?”指揮使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如同炸雷般在眾人耳邊響起。
“屬下遵命!”錦衣衛們齊聲應道,聲音震耳欲聾,在寂靜的夜空中迴盪。
他們迅速散開,如同離弦之箭,消失在夜幕之中。
整個錦衣衛衙門,瞬間便籠罩在一片緊張的氣氛之中。
燈火通明,人影憧憧,每個人都繃緊了神經,不敢有絲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