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1章 群賢聚首議新策

就在這時,宮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們短暫的寧靜。

朱元璋眉頭微蹙,目光警惕地望向宮門外,朱柏也隨之站起身來,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兩人相視一眼,心中都已有數。

“父皇,兒臣前去檢視,您稍安勿躁。”朱柏言罷,迅速轉身,大步向宮門外走去,朱元璋目光緊緊跟隨,心中卻已有了決斷。

宮門外,並非緊急軍情,而是內閣首輔劉伯溫求見。

朱柏略感詫異,宣他覲見。

劉伯溫行色匆匆,步履穩健,入殿後便奏道:“陛下,臣有要事稟報。” 朱柏示意他直言。

劉伯溫看了一眼立於一旁的朱元璋,略作遲疑後說道:“陛下,新政推行雖好,但臣以為,此事需從長計議,循序漸進。”朱柏心中瞭然,新頒佈的教育改革觸及了部分官員的利益,劉伯溫此來,定是代表了朝中一部分人的意見。

他淡然一笑:“劉愛卿所言極是,朕自有分寸。” 隨後,他巧妙地將話題引至其他政務,避開了與劉伯溫的正面交鋒,也讓朱元璋並未察覺到任何異樣。

送走劉伯溫後,夜幕降臨。

華燈初上,皇城內一片寧靜祥和,然而,在劉伯溫的書房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昏暗的燈光下,幾位大臣圍坐桌旁,氣氛嚴肅,平靜的表面下湧動著難以掩飾的擔憂。

他們是浙東派的核心人物:吏部尚書張紞,戶部尚書俞士吉,禮部尚書王禕,兵部尚書章溢,工部尚書薛祥,以及刑部尚書吳禎。

劉伯溫輕咳一聲,打破了沉默:“諸位大人,今夜召集各位前來,是為了商議皇上新頒佈的教育改革方案。”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面露擔憂之色,原本就凝重的氣氛更加壓抑。

張紞率先發言,語氣沉重:“皇上此舉,意在削弱我儒家學派影響力,恐怕會引起朝野震動啊!” 他的話音剛落,書房內便響起一片附和聲,眾人凝神傾聽,目光齊刷刷地投向劉伯溫,等待他的回應。

劉伯溫緩緩點頭,深邃的目光中閃過一絲精光:“張大人所言不虛,此事的確非同小可……”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皇上銳意改革,我等身為臣子,自當盡力輔佐。只是……”

昏暗的燈光將眾人的臉龐映照得忽明忽暗,氣氛凝重得彷彿連空氣都凝固了。

俞士吉接過話茬,眉頭緊鎖,語氣沉重:“張大人所言極是!如今國庫空虛,百廢待興,若是大動干戈推行新政,豈不是雪上加霜?下官以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他重重地嘆了口氣,似乎預見了國庫被掏空的慘狀。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憂慮的情緒如同漣漪般在書房內蔓延開來。

王禕捋了捋鬍鬚,神情嚴肅,從禮法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皇上此舉,有違祖制,不合禮法!自古以來,教育乃國之根本,豈能輕易更改?如此輕率,恐失民心,動搖國本!”他的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在寂靜的書房內迴盪,更添了幾分壓抑的氛圍。

眾人沉默不語,各自陷入了沉思,彷彿都在權衡利弊,思考著應對之策。

兵部尚書章溢眉頭緊皺,雙手抱拳,沉聲道:“末將以為,皇上此舉過於激進,恐會引起各方勢力反彈,甚至引發動亂!還望諸位大人三思而後行!”他語氣堅定,卻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工部尚書薛祥也附和道:“如今正是國家用人之際,若是大規模推行新政,必然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恐會影響國家建設!”他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似乎對新政的推行感到力不從心。

刑部尚書吳禎則從律法的角度表達了擔憂:“新政的推行,必然會觸及部分官員的利益,甚至會引發貪腐舞弊!下官擔心,這會給律法的執行帶來新的挑戰!”他神情凝重,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慮。

劉伯溫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發言,目光深邃,不發一言,彷彿在思考著什麼。

他那雙深邃的眼睛裡,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卻又帶著一絲難以捉摸的深沉。

待眾人說完,劉伯溫緩緩開口,語氣低沉而堅定:“諸位大人所言,老夫都已銘記於心……只是,皇上的決心,似乎已定……”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明日早朝,我等……”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