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0章 朱柏身份被曝光?

眾人聞言,目光齊刷刷地轉向劉伯溫,等待著他的決斷。

書房內的氣氛再次凝重起來,落針可聞。

劉伯溫搖了搖頭,神情凝重,“不可!此事尚無定論,我等貿然示警,反而會引起陛下猜忌,於太子不利。如今之計,唯有靜觀其變,暗中觀察,待時機成熟,再做定奪。”

他停頓片刻,目光如鷹隼般銳利,語氣堅定,“我等需得謹慎行事,切不可露出絲毫破綻。太子之位,關乎國本,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

“那…燕王那邊……”解縉欲言又止,目光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解縉的話像一道閃電,瞬間照亮了眾人緊繃的神經。

他緊鎖眉頭,聲音中帶著一絲猶豫:“燕王殿下聲望日隆,若是不動聲色,恐怕會錯失良機。是否應派人探聽燕王那邊的動靜,也好做到心中有數?”

劉伯溫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掃視眾人,見他們或贊同或疑慮,心中早已有了計較。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堅定:“解縉兄所慮不無道理,然燕王如今地位顯赫,稍有不慎,便會打草驚蛇,反而適得其反。我等需謹慎行事,不可輕舉妄動。”

葉琛急躁地在書房內來回踱步,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停下腳步,目光炯炯,對劉伯溫說道:“那我們豈不是被動?燕王時常出入宮中,與陛下親信交好,只怕他們已在暗中有所圖謀。”

劉伯溫緩緩點頭,卻並未因此動搖:“葉琛兄,我等雖心急,卻不可操之過急。燕王雖得陛下賞識,但太子之位已定多年,朝中多有擁戴。陛下雖有微詞,但廢立之事非同小可,需得有確鑿證據,方能為之。我等唯有穩定內心,密切觀察,才能在危機中把握先機。”

解縉緊咬下唇,半晌才緩緩點頭:“伯溫兄高見,我等謹記。只是……”他目光閃動,似乎還有話要說,卻又終究未說出口。

書房內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眾人的心思彷彿都被一道無形的繩索緊緊束縛,不敢輕易鬆懈。

劉伯溫見狀,輕輕嘆了口氣,緩緩起身,語氣平和卻有力:“諸位,今夜之事,切勿外傳。我等需得同舟共濟,共度時艱。”

眾人陸續起身,面色或憂慮或堅定,紛紛向劉伯溫拱手告別。

隨著最後一人離開,書房內恢復了寂靜。

劉伯溫獨自坐在太師椅上,目光深邃,望著窗外的月色,眉頭依舊緊鎖。

他輕輕捻鬚,似乎在思索著什麼,而後緩緩站起身來,走向書房的一角,那裡擺放著一幅太子朱標的畫像。

劉伯溫駐足良久,輕聲道:“太子啊,你若真有難言之隱,切記早些告知於我。如今風雨欲來,我等唯有默契配合,方能穩住這風雨飄搖的大明江山。”他的話語在空曠的書房內迴盪,卻又在最後一刻戛然而止,留下無盡的懸念。

金鑾殿上,氣氛凝重得彷彿能滴出水來。

龍椅上的朱柏面色陰沉,一言不發,目光掃過殿下群臣,如鷹隼般銳利。

宋濂,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邁步出列,聲音洪亮:“陛下,太子之位早已定下,國之根本,豈可輕動?臣以為,陛下雖偶有微詞,但斷不至於行廢立之事!”他語氣篤定,擲地有聲,彷彿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層層漣漪。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如同炸開了鍋,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有人附和宋濂,認為太子仁厚,深得民心;也有人低聲反駁,稱燕王朱棣雄才大略,更適合繼承大統。

一時間,朝堂之上,嘈雜之聲不絕於耳,各種觀點交鋒碰撞,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宋大人所言極是!”一位老臣顫巍巍地站出來,拱手說道,“太子殿下乃嫡長子,自幼聰慧,深諳治國之道,實乃儲君的不二人選!”

另一位官員則反駁道:“燕王殿下文韜武略,屢立戰功,豈是太子可比?如今北元蠢蠢欲動,正需要一位強勢的君主震懾四方!”

“胡言亂語!”先前那位老臣怒斥道,“燕王殿下雖有才能,但性情暴戾,恐難服眾!若是貿然立他為儲君,豈不是自毀長城?”

“放肆!”燕王一派官員立刻反唇相譏,“燕王殿下為國盡忠,何來暴戾之說?爾等莫要以訛傳訛,汙衊忠良!”

兩派官員爭執不下,互不相讓,金鑾殿上的氣氛愈發劍拔弩張。

而在這紛亂之中,劉伯溫始終一言不發,靜靜地站在一旁,目光深邃,彷彿能洞察一切。

他細細聆聽著眾人的發言,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每一位官員的表情,將他們的心思一一揣摩。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