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8章 推行義務教育,任重道遠!

朱柏沉默,將自己手中所寫之詩遞交給了劉伯溫。

“你可知曉我為何要以繁體字為主寫詩?”

“微臣……不知……”

“古之學者必有師,可認字卻是一切的基礎,難道農民的孩子不配學習繁體字嗎?”

“以固定的模式教授這些孩子學習儒家道理,僅靠死記硬背卻不知曉其中含義,你告訴我這一樣的教學又有何意義?”

此言一出,劉伯溫更是嚇得一身冷汗。

身後十幾名內閣官員連忙跪下,解縉也在此時才終於明白為何劉伯溫方才隱而未發。

此事果然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反而皇上其中用意倒有深度。

並非自己這般幼稚思想能夠解讀。

隨便拿寫的桌子上的教材,薄薄的一本,上面寫滿了論語。

孔夫子之著作,其意在於深刻影響,光靠死記硬背卻不瞭解其中含義,背了又有何用?

難不成往年科舉考試所考的都靠死記硬背的內容。

只需背的下來,農民的孩子也能當官兒。

還是說,日後做事只需背背論語就可萬事大吉?處事不分輕重,做事不明事理,學來又有何干?

教材死,學習更死,之所以使用繁體字就是為了增加掃盲的難度。

看似都在學習,可實則卻大有不同,尤其是這裡農民的孩子,表面書聲朗朗,可實則識字都難。

這難道不是大明朝的笑話?不是對學習的諷刺?

“皇上息怒,要知在此之前,許多貧苦家庭的孩子更無機會接觸書本文化。”

“如今我大明朝強盛,推舉科舉制度,使得天下百姓皆有成大事之資本,已然是巨大改變。”

“或許還需日積月累,方可使根深蒂固的思想發生改變,一切皆為臣等之過也!”

朱柏輕嘆口氣,心中百感交集,身居朝堂之中,果然不知天下之事啊。

今日一見,令他痛心疾首。

教材的侷限性,教育的刻板性,以及學習的單一性,已經極為嚴重的限制了百姓們的思想。

難不成農村孩童不配學習,農村孩童認字都難,我真有大才者,卻耽擱在了知識儲備量上,那豈不是國家的損失。

“豈不知方仲永?父親愚鈍,孩子貪玩,最終落得泯然眾人矣的下場。”

“難不成這樣的悲劇還要在我大明朝繼續上演嗎?”

皇帝之威,一震千里。

這個官員接嚇得全身發抖,筆直的跪在地上,全場暮然。

若如此學習文化,那與不學又有何等關係?

孩子尚且不知,一輩子便認定牧農,倒也就此作罷。

可這知識半讀半就,豈不是徒增疑惑?徒增煩惱而已嘛。

朱柏終於清楚,以京城為首的教育機構看似輝煌至極,可實則卻破綻百出。

這般教育制度之下又怎會挖掘人才?

若不定心改革,日後必然鑄成大錯。

整改!唯有整改方能改變局勢。

返回皇宮。

御花園中。

朱柏躺在長椅之上,千難萬事擾心煩憂,如此凡禮多疑,實在是讓自己無暇顧及閒事。

徐妙雲哄睡了孩子便來到庭院當中陪同朱柏。

“夫君為何在此哀嘆?難道是修建鐵路遷都之事又遭群臣反對嗎?”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