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給眾人思考的時間,而是將目光投向殿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似乎在等待著什麼,又似乎在醞釀著一場更大的風暴。
大殿內一時靜默無聲,唯有眾人粗重的呼吸聲清晰可聞,氣氛瞬間變得無比凝重。
朱柏的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如同鷹隼般銳利,彷彿能洞穿人心。
他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緩緩說道:“朕決定,派解縉輔佐李景隆。”
此言一出,大殿內再次一片譁然。
解縉?
一個文官,如何輔佐武將?
眾臣面面相覷,
藍玉等淮西武將更是皺起了眉頭,他們對文官素來不屑,認為他們只會紙上談兵,根本不懂得行軍打仗。
而浙東派官員們則有些意外,他們原本以為朱柏會派一個老成持重的武將去輔佐李景隆,沒想到竟然是一個文官。
朱柏似乎看穿了眾人的心思,他輕笑一聲,說道:“諸位愛卿,朕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你們認為,解縉是個文官,不懂軍事,如何輔佐李景隆?”他頓了頓,目光變得深邃起來,“但朕要告訴你們,朕要的,不僅僅是一個能打仗的武將,更要一個能革新,能為大明帶來全新的軍事制度的人才。”
他環視眾人,目光變得堅定起來,聲音也更加有力:“朕要建立一支全新的軍隊,一支能夠適應時代發展,能夠戰無不勝的現代化軍隊!而李景隆,就是這支軍隊的關鍵。”他伸出手,指向李景隆,眼神中充滿了期待,“朕相信,在朕的指導下,在解縉的輔佐下,李景隆定能勝任兵部尚書一職,帶領大明軍隊走向輝煌!”
朱柏的聲音在大殿內迴盪,每一個字都鏗鏘有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自信。
他看著下方的眾臣,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彷彿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朕要的,不只是將領的勇猛,更是制度的革新,思想的進步。”朱柏緩緩踱步,每一步都帶著一種沉穩的氣勢,他停在李景隆面前,目光中充滿了信任,“李景隆,朕看重你的,是你對新事物的好奇,以及敢於打破常規的決心,朕要你做的是,將大明的軍隊,變成一支能適應時代,能讓所有敵人膽寒的軍隊,你,能做到嗎?”
李景隆被朱柏的目光注視著,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衝動,他挺直了腰板,聲音堅定而充滿力量:“陛下,臣定不負聖望,將大明軍隊打造成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軍!”
朱柏滿意地點了點頭,他再次看向眾臣,聲音變得溫和起來:“諸位愛卿,朕知道你們對李景隆還有一些疑慮,但朕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朕也會時刻關注李景隆的動向,若他有任何不妥之處,朕絕不姑息!”
他揹負雙手,望著大殿的雕樑畫棟,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朕要讓大明,成為這世間最強大的帝國,而李景隆,將會是這宏偉藍圖上,最重要的一筆,朕要讓這大明,換個活法!”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威嚴:“朕相信,在朕的帶領下,大明定能走向輝煌,而李景隆,將是這輝煌的締造者之一,他能為大明的軍事現代化,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朱柏說完,再次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他沒有再說任何話,只是
大殿內一片寂靜,眾臣面面相覷,他們能感受到朱柏的雄心壯志,也能感受到他堅定的決心。
就在眾人猜測朱柏下一步會如何動作時,他卻突然對著門口的方向說道:“讓他們進來吧。”
話音剛落,大殿外便傳來一陣腳步聲,聲音整齊而沉穩,聽起來似乎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
大殿內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而凝重。
朱柏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迴盪,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如同洪鐘般撞擊著在場每一位大臣的耳膜。
他的目光如炬,掃過眾人,彷彿能洞察人心。
他知道,自己剛才那一番話,已經將李景隆推上了風口浪尖,但他也相信,李景隆有能力證明自己的價值,而他,朱柏,會堅定地站在他身後,為他掃清一切障礙。
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如同寒冬臘月裡傲然綻放的臘梅,在冰冷中透著一股堅韌的力量。
“朕要讓大明的軍隊,不再是過去那種依靠人海戰術的烏合之眾,而是一支紀律嚴明、裝備精良、戰無不勝的鐵軍!”他的聲音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帶著強烈的信念,“朕要讓大明,成為這世間最強大的帝國,而軍事現代化,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石!”
朱柏的話,如同驚雷般在眾人耳邊炸響,震得他們心神一凜。
他們從未想過,一個皇帝,竟然會對軍事制度有著如此深刻的理解,更沒有想到,他竟然有著如此遠大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