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到一陣憤怒,一股熱血湧上心頭,但他強壓下心中的怒火
“他們有多少人?” 朱標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彷彿來自地獄深處。
小鼻涕嚥了口唾沫,顫聲道:“回殿下,黑壓壓一片,怕……怕不下千人……”
“千人……” 朱標喃喃自語
如果父皇不妥協,事態將會進一步惡化,後果不堪設想。
“備輦,孤要親自去看看!” 朱標猛地站起身,眼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
他一把抓住桌案,穩住身形,深吸一口氣,強忍著身體的虛弱,沉聲說道。
小鼻涕連忙應道:“是,殿下!” 說著,便連滾帶爬地退出了大殿。
朱標站在原地,目光透過窗欞,望向遠處巍峨的宮牆。
陽光灑在琉璃瓦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卻無法驅散他心中的陰霾。
他深知儒家學派在大明王朝的根基之深厚,這些飽讀詩書的儒生,一旦聯起手來,便是連皇帝也要忌憚三分的力量。
他們的影響力早已滲透到朝堂的每一個角落,甚至影響著整個國家的輿論走向。
他微微眯起雙眼,眼前彷彿浮現出那些儒生們義憤填膺的臉孔,他們高舉著手中的經書,口中振振有詞地宣揚著所謂的“聖人之道”。
而他們所捍衛的,不過是自己固有的利益罷了。
新學的推行,無疑觸動了他們的乳酪,讓他們感到恐慌和不安。
他想起父皇最近的種種舉動,廢除舊學,推崇新學,力排眾議,彷彿早已預料到今日的局面。
只是,他還是低估了這些儒生們的決心。
他們竟然膽大包天,敢聚眾逼宮,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抗議,而是對皇權的公然挑釁。
朱標感到一陣陣眩暈,胸口如壓著巨石一般,讓他喘不過氣來。
他知道,事情遠比他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一旦處理不當,這場風波極有可能引發朝野動盪,甚至動搖大明的根基。
他不禁感到一陣擔憂,心頭彷彿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雲。
他緊緊地握著拳頭,指甲深深地陷進肉裡,卻沒有感覺到一絲疼痛。
他陷入了沉思,腦海中飛速運轉著,思考著如何解決這一危機局面。
他知道,此刻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到大明的未來,所以他必須謹慎,必須小心。
殿內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空氣彷彿凝固了一般,讓人喘不過氣來。
小鼻涕跪在地上,身體依舊瑟瑟發抖,他不敢發出任何聲響,生怕打擾了太子的思緒。
整個大殿,除了朱標那有些急促的呼吸聲,便只剩下窗外風吹樹葉的沙沙聲,顯得格外靜謐,卻又蘊藏著山雨欲來的壓迫感。
朱標的眼神愈發深邃他必須冷靜,必須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哪怕這會很艱難。
他緩緩地抬起頭,那雙清明的眼中閃過一道堅毅的光芒,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用平靜的語氣問道:“小鼻涕,父皇和十二弟,他們知道宮門外的事嗎?”
小鼻涕哆嗦著身子,頭壓得更低了,顫顫巍巍地回道:“回……回太子殿下,皇上和十二殿下已經知道了,正……正往宮門那邊去呢。”
朱標聞言,緊繃的神經略微放鬆了些許,心頭那塊沉甸甸的石頭也似乎輕了幾分。
父皇的威望和十二弟的機智,或許能夠化解這場危機。
他暗自祈禱著,希望一切都能順利解決。
然而,心中的擔憂卻並未完全消散。
他深知父皇的脾氣,也明白儒家學者們的固執。
這場衝突,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禍。
他必須親眼看看,才能真正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