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4章 罪證昭然:朝堂腐敗的殘酷揭露

雨幕深處忽然飄來檀香,九重宮門次第響起的銅環叩擊聲,竟暗合奉先殿晨鐘的韻律。

燃燒的鴟吻殘骸突然集體轉向坤寧宮方向,劉伯溫傘骨上的震卦爻象開始逆時針旋轉,地磚縫隙滲出的水銀漸漸凝成鳳翼紋路。

宮牆外檀香突然凝成實質,九重朱漆門轟然洞開。

十六名女官抬著的鳳輦撞碎雨幕,輦頂金鳳口中銜著的銅鈴竟與徐達佩劍的嗡鳴聲共振。

馬皇后素白裙裾掃過丹墀積水,懷中粗陶罐上的裂痕正與界碑殘片的紋路暗合。

"魏國公臨終前攥著遼東黑土,說要埋在居庸關箭樓之下。"馬皇后指尖撫過陶罐缺口,罐中突然滾出半枚生鏽的虎符,"他說大明朝的邊疆,終究要種得出莊稼才守得住。"

李善長突然踉蹌著撲向陶罐,官袍上的仙鶴補子浸透雨水後重若千鈞。

他顫抖著抓起罐底黏連的凍土,喉結滾動間竟將混著冰碴的泥土嚥下:"當年北伐途中...我們對著漠北風沙立過血誓..."老臣的象牙笏板裂成兩截,斷口處赫然露出半幅發黴的《九邊屯田策》。

藍玉戰靴上的金線突然崩斷,線頭在積水裡扭曲成遼東輿圖的輪廓。

他彎腰撿起虎符時,玉帶扣上的和田玉片突然脫落,露出背面鐫刻的淮西二十四將生辰——李景隆的名字正被水銀浸染成赤紅色。

"大將軍可還記得徐帥的踏雪烏騅?"李景隆腕間鞭痕突然滲出水珠,那些血珠竟在青磚上匯成戰馬形狀,"建文四年冬,那匹餓斃在廣寧衛的馬腹中...剖出了觀音土。"

他鎏銀護腕徹底碎裂,露出內側用女真文字刻寫的軍糧賬簿。

驚雷劈開雲層時,劉伯溫的鐵骨傘突然懸浮半空。

二十八根傘骨投射在地面的卦象開始順時針旋轉,水銀凝成的鳳翼紋路正與燃燒的鴟吻殘骸交相輝映。

老謀士的蓑衣無風自動,袖中抖落的蓍草竟在雨水中生根發芽。

"淮西二十四將的田契,夠填幾個黃河決口?"朱標突然撕開蟒袍前襟,肋下乞天紋在電光中扭動如活物,"當年鳳陽老婦教我刺青時說,這靛青染料是用餓殍骨頭磨的!"

太子指尖戳進暗紋,帶血的皮肉裡竟混著黑穗稻穀的殘渣。

朱柏劍鋒上的北斗七星驟然發亮,武廟方向傳來整面牆碑林倒塌的轟鳴。

界碑殘片在水銀中浮沉,滲出的硃砂突然凝聚成徐達的面容。

皇帝伸手觸碰幻象的瞬間,十二道血色詔書從奉天殿樑上垂落,每道都蓋著消失十年的徵虜大將軍印。

"陛下!"都察院御史的慘叫突然變調,那人官服下竟穿著遼東衛所的鎖子甲,"當年魏國公微服巡查九邊...我們..."

話未說完,劉伯溫傘尖飛出的鐵蒺藜已刺穿其咽喉,飛濺的血珠在雨中凝成卦象,正與陶罐裂痕完美契合。

馬皇后鳳頭履突然碾碎滿地翡翠,素手揭開陶罐夾層。

半幅發黃的《山河社稷圖》飄然而出,圖中居庸關的位置正插著徐達的斷劍:"魏國公說過,這把劍要留給真正懂得邊疆疾苦的人。"

圖紙接觸雨水的瞬間,墨跡突然流動起來,勾勒出遼東黑土地上千畝龜裂的屯田。

李景隆突然扯斷獅蠻帶,鑲金甲葉散落處露出後背交錯的箭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