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事,向來不會讓人反殺。
“葉知秋,快過來,這個人我打不過。”
葉知秋繼續往前飛行的時候,不遠處一陣炁體爆發,震傷無數林木,葉知秋放眼望去,馮寶寶在那裡的天上飄著。
“你這是遇上了硬茬子麼。”
葉知秋一步邁出,就已經到了馮寶寶面前,他發現馮寶寶很是狼狽,似乎被人痛揍了一頓。
“嗯,就是他了。”
馮寶寶伸出手,指著下方的一個冷酷男子說道。
她的手上,血一滴一滴躺著,那是被刀劃破了。
“鬼佬麼。”
葉知秋下了場,看著前邊的兩個人。
一個是精壯的中年漢子,另一個是老頭,其中精壯的漢子手裡拿著一把小刀,小刀之上有著鮮血的痕跡。
顯然,正是這個精壯的中年男子打的馮寶寶逃上了天。
“哦,又有人來了。不過,你是什麼人?”
中年男子見著有人到來,本來不以為然,他自信龍虎山上除了老天師還沒人是他的對手,但是他沒有想到居然過來了這麼一個鬼東西。
全副鎧甲,大放光明!
這是公司研製出的什麼新玩意麼?
“你好,很高興遇見你。”
葉知秋對中年男子說道。
當然葉知秋知道,與其說這個人是中年男子,還不如說他是一個老年人,如果老年人的定義是60歲以上的話。
中年男子正是八絕技之一六庫仙賊的繼承人——巴倫,他現在似乎已經六十歲了,但是因著修行六庫仙賊,因此在外人眼裡長得像一箇中年大漢。
這正是六庫仙賊的奇妙之處了。
六庫仙賊的創始人是三十六賊中的阮豐,他將自己領悟的東西命名為“聖人盜”。
《莊子?胠篋》中曾說過,“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而“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更是反映了莊子對於當時混亂時局的看法,他認為聖人的思想是引起天下紛爭的根源,如果不是聖人協助大盜竊走“道”,那麼就不會有大盜,也不會有諸侯的紛爭。
阮豐自認為自己只是小小的修士,自然是不可能從平天下的角度看待聖人的所作所為,他反向思考了另一個問題,也就是“以聖人的水平,還有什麼能讓他們起盜竊之心”?對於這個問題,阮豐的答案是“這天地間的生機”,所以他創造了這門可以偷竊生機的技巧,並命名為“聖人盜”。
聖人盜者,六庫仙賊也,不過它所竊取的不是鉤,亦不是國,而是生機,是這天地間的生機。換言之,這“六庫仙賊”就是吃掉這“炁”,這“精”,這“血“”,這世間的“生命”。
用網路中的語言來說,頗有些三千大道之大吞噬道的樣子,吞噬一切,吃掉一切,竊取天地本源。
這便是“聖人道”,這便是六庫仙賊!
對於這樣的絕技,葉知秋自然很喜歡,雖然他拿到了不會吞噬人,但是掌握這樣的絕技,自然有許多好處。
而如今,巴倫這位六庫仙賊的現任繼承者就在葉知秋面前,怎能不讓葉知秋歡喜。
“交出六庫仙賊,我允許你離開這裡,否則,你就留下吧。”
葉知秋見著鬼佬對他的歡迎詞似乎不理不睬,於是又說了一句話。
但是他的內心其實是拒絕的。
他總覺得,這樣的話像是反派的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