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中的一座院落的屋內,三皇子和幾個好友在議論著事情,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壯年問三皇子:
“三皇子,咱們既然有了這麼有利的證據,為什麼不奏於陛下呢?這可都是事實!如果現在把這幾個內鬼抓起來,那朝廷豈不安靜了?大將軍那裡自然也就少了京城的眼線與實力,那他還怎麼囂張呢?為何非要隱忍呢?”
“是啊,三皇子,看看他們都幹了多少壞事了!那許州縣丞一家,那固安縣想陷害文大人,還有那次糧食災荒,還有那郴州刺史的千金,那去接親的由鎮大人,肯定也是被他們害了!現在更放肆了!竟然都要謀害皇子了,還忍什麼呀?我們幾個想取他性命還不容易,都是您不讓動,還有程老爺子也讓我們穩穩穩,這都快穩出毛病來了!”
另一個青年也隨和著。
“哈哈~~你呀!急脾氣改不了!”
一位面容慈祥的老者,笑著用手指指了這青年一下,然後看向三皇子,兩個人相視一笑!
三皇子說道”
“我也想這樣,儘快的剷除這些禍患!可是想了想還是安全為重!如果此時揭穿他們,即便把他們消除了,難保還有其他分支存在,他們幾個只是一個小團體,然這個小團體所連線的還不知有多少人呢?如到時那些分支起來反抗,那京城百姓必定會遭殃!他們再告訴大將軍,那大將軍能消停嗎?定會想著法子的打著討公道的幌子,像父皇索要其他忠良的陪葬!或是挑起動亂!這不是父皇想看到的,我想也不是大家想看到的!”
“嗯~~”
幾個人相互的點著頭。
“父皇既然已經宣召讓那張遠回京,定會有父皇的打算!還有這王蒙,昨日得到訊息說,王蒙已經離開京城去西北邊境了!”
“陛下這是要釜底抽薪啊!張遠一直握有兵權,一動而牽全身,這幾年陛下之所以也在隱忍,一是在觀察各位皇子和大臣,而是想合適的時機裡再動張遼!眼下,三皇子已醒,並身體康健,諸位皇子全在京城,各位朝臣,陛下也都一清二楚了!眼下是最合適的時機,調張遠離開軍營,王蒙趁機去接管,畢竟王蒙當年和張遠是不差上下,況且那軍營裡也有不少王蒙的人,所以接管起來相對簡單些!陛下應該給了王蒙密旨!這樣王蒙便會得心應手的把西北的軍隊掌握!而張遼接到聖旨回京,自然也會有所防範,定不會孤身前來,雖然陛下的聖旨也許只是為了皇子們的事,但張遼為人疑心重,定會帶著一支精銳做防護,當然,這支精銳小部隊不會進京,定會駐紮在離京城不遠的一個隱秘處!只等張遼進京後發號勢令而行動。所以陛下定會對此有所防範!定會在合適的時機,讓他們先按耐不住,然後乘機把所有證據公佈於天下,那樣,還有誰會為這功高蓋主的大將軍抱不平呢?誰還會為這幾位朝臣喊冤屈呢?都是他們咎由自取!”
這位老者就如一位謀士,說的話機會很是重要害!分析的很是在理,即便說了這麼一大串話,幾位聽眾都是不住的點著頭表示讚許,那認真勁就是沒聽夠的認同!
“程老先生真是高建啊!這分析的是句句在理,父皇可能就是如此打算的,所以我們只管到時交上證人就行,別的還是別擅自行動的為好!以免弄巧成拙的破壞了父皇的計劃!”
“對,就按三皇子說的做,再忍幾日,老夫想這也過不了多久了!畢竟是該結束的最佳時機了!不過,三皇子,你這些日子一定要多加小心,你這救治瘟疫成功,一路上那些人沒有得逞,定不會如此罷休的!定會再找機會對您下手的!所以請您務必多加防範!”
“多謝老先生提示!我定會多注意的!這在京城,他們不至於那麼明目張膽!”
“在京城雖說是安全些,但保不齊你不出門啊?他們可不是省油的燈,恐怕早就有人在盯著您的一舉一動了!就想找個機會謀害您了!所以在陛下沒有把他們處理掉之前,您還是危險的!畢竟他們也會想著給這回京的大將軍一個交代!”
“嗯,三皇子您一定要多注意啊!我們兄弟倆會隨時跟隨您左右的!”
“我們也是”
幾個年輕人信誓旦旦!
“多謝各位了!我這幾日定會注意的!”
“嗯,你如出宮定要帶上蘇牧,蘇牧的功夫還算不錯!到時萬一有什麼狀況,蘇牧起碼能撐一會,還有他們兩個兄弟,你出宮時最好從這裡路過交代下,那樣防範也強些!”
老夫剛說完,其餘三幹不幹了,齊問:
“程老先生,那我們呢?”
“你們又你們的任務,最好別一起出的,以免引起注意!”
“嗯”
......
回宮後,蘇牧回報著:
“主子,您讓去保護文姑娘的人送信給小的,說文瑩姑娘好似被盯上了”
“什麼?盯上瑩兒作甚?本皇子都要被逼娶那王琦了,還有人覺得瑩兒有利於他們嗎?”
“反正來信說,那日您和那文姑娘一起出城時,好似被人跟了一段路”
“這我知道,可出了城就把那尾巴甩了啊”
“那保不住他下次再跟著您們,到時不就知道你們去哪了嗎?那不就危險了嗎?”
“行啊你,這腦袋瓜裡的思維變強了啊!”
“本來就不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