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老師的授課語言非常淺顯,但最後的結論卻有些聳人聽聞。
立刻就有人嗆聲,“地球磁場沒了就沒了,能出多大事?”
“就是,磁場這種東西,大家看不見摸不著,你說有事就有事?”
“說不定地球磁場沒出問題,而是因為天上多了一個太陽,總共倆太陽,讓太陽風的強度增加了?讓地球表面出現極光了?”
“年輕人,學海無涯,回去多學學再來強出頭……”
……
一時間,無數疑問提了出來。
發言席上,呂老師閉目沉思。
許戈插了一嘴:“我在離開首都時,中央科研院已經在第二顆太陽出現的時候,進行過觀測,確定新太陽,就是原來太陽系的第一大行星——木星!”
“現在按照西方的叫法,這個新恆星定名為‘朱庇特星’,我們的語言裡如果叫成木日的話,不太好聽,就沿襲了西方的叫法。不過按照中科院的計算,朱庇特星變成恆星,也是一種核聚變反應相對較低的褐矮星,也就是號稱失敗了的恆星,爆發的太陽風能級比較低。”
呂乙老師點了點頭,“跟我想的基本差不多。”
底下有人又在嘀咕,“你又知道……”
呂老師沒理他們,接著說:“既然外部的‘矛’沒有變得很厲害,那應該是我們內部的‘盾’變弱了。也就是地球的磁場不知道什麼原因在快速減弱!”
“如果有一天,地球的磁場消失了,我們就將接收到太陽系上最強大的電離風暴的沖刷,不需要怪物來滅絕我們,我們這顆星球就自動走向終點。”
現場教授們炸開了,“危言聳聽!”,“譁眾取寵,你有什麼根據?”“胡說八道!”,“做人要本分!”……
教授們變身菜市場大媽,吵成一片。
許戈的眉毛都沒有動一下,沉吟片刻,問道,“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如何測量出是否是地球磁場減弱?”
呂老師搖了搖頭:“我不知道該怎麼去測量,也不知道磁場發生了什麼問題,現在我們的科技還很落後,因為地磁的發生機制目前還是一種理論,通用觀點,地磁是來源於地核的運動,而地核理論現在也只是一種假說,我們連地殼都沒鑽過去。”
這時候,會議室的角落裡發出一點聲音:“應該還有一種可能。”
陳沁聽出了這個熟悉的聲音,“安老師,請您到發言席講話。”
這時,安教授才不情不願地擠了出來,跟呂老師猥瑣的握了握手。
站在發言席,安教授十分猥瑣地衝四方一陣點頭哈腰,開口道,“打個比方說,河裡發洪水了,山上掉下一大堆石頭,把河道給堵了,上游的水量越來越大,然後下游沒了水,一幫子下游人開始發愁了,沒了水,我們怎麼活呦……”
安教授的聲音要多賤有多賤,許戈聽著也心裡暗暗皺眉。
安教授接著道,“河水會積累的越來越多,但堵著河道的石頭卻不會變大!因此有可能經過一段時間,地球的磁場還是會迴歸的,但磁場迴歸的過程,可能會無比激烈!”
老教授們一個個被撩撥的火冒三丈,總覺得這老頭怎麼這麼猥瑣,這麼賤呢!
有人大喊一聲,“你就瞎編吧,剛才呂老師說的才有道理,你這說法簡直就是在瞎編亂造啊!”
“就是,不懂就不要裝懂,耽誤大家時間!”
剛才他們還對初中老師吹鬍子瞪眼的,現在有了對比,情況立刻不同。
許戈不得不出來打圓場了,“安教授,你說法的依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