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那曾經難倒了村中先生的三個問題,再次脫口而出:日月何壽、天地何寬、萬物何去?
這涉及到幾乎天地大道的問題,讓老人一愣,不知如何作答,只能搖了搖頭,苦笑告罪。
孟懸壺在那時皺起了眉頭言道:“既然你教不了我,那我不能跟你走。”
老人將孟懸壺的狀況看在眼裡,覺得對方這番作態與求學之相不像是在故作姿態。
他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好苗子,於是循循善誘道:“我給不了你答案,不是因為我教不了你,而是這個問題,世上無人能給你答案,這本就是一個尚且沒有答案的問題。我教不了你,同樣整個北境也沒人教得了你。”
“但你可以自己去找這個答案,青冥學宮藏書百萬,整個北境沒有比這裡存書更多的地方,只有在這裡,你才有可能悟到你的答案。”
老人的話戳中了孟懸壺的心思,他猶豫了一會,然後點了點頭,言道:“好!那我隨你去!”
那一年,孟懸壺才九歲。
……
在青冥學宮中的日子,對於孟懸壺而言,過得很是舒心。
他不用為生活擔憂,也不用精打細算的想著剩下的錢買那本書對他最為划算。老人沒有騙他,青冥學宮之中藏書浩瀚,孟懸壺有看不完的書,同時也不用為任何外物而發愁。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孟懸壺二十五歲那年。
父母的死訊傳來,孟懸壺第一次離開青冥學宮回家奔喪,七日之後他返回學宮便將自己關在山門中閉門不出。
同門都覺得他是在為父母逝世而悲傷,但只有孟懸壺知道,他是在困惑。
他看過的很多書中,都不止一次的提到過孝道仁義。孟懸壺也曾對這些東西深信不疑,但在得到自己父母的死訊後,到回到家中看見他們的墳冢時,孟懸壺卻至始至終從未感受到半點悲傷。
他仔細的想了想,自己的父母對他並不差,甚至為了他付出的東西比起尋常父母還要多出尋多,但他對於他們的死就是心無波瀾。
他覺得這不對,可又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心思。
就好像,他來到這世上另有目的,而除了那個目的以外,其他的一切都並不重要一般。
……
時間繼續流淌,孟懸壺也漸漸認識了許多人,但孟懸壺卻很難與他們產生太多的感情。與他們相交,在更多的時候只是為了討論一些書中晦暗難明的文章,交流讀書的心得而已。
直到他三十六歲那年,奉命外出捉拿一位南疆邪魔時,他遇見了一個少女。
他遇見她時,她的父母被那邪魔殺害,而她也被邪魔逼到牆角,岌岌可危。
孟懸壺如神兵天降一般的來到少女的跟前,一隻手便將那邪魔拍成了肉餅。
青冥學宮素來以福澤世人為宗旨,講究學以致用,門中弟子根據自己地位不同每給一段時間都會被指派下山做事,例如鎮壓邪魔,又譬如給百姓做義講。
可孟懸壺對於這些事情都並不感興趣,只覺得這事在浪費他讀書的時間。
在一掌解決掉那邪魔之後,孟懸壺頭也不回的就要離去。
可腳步方才邁開,一隻手卻忽然拉住了他的衣角,孟懸壺一愣,低頭便見那被他救下的少女,此刻正瞪大了自己的雙眼,直直的盯著他。
孟懸壺可沒有心思與一個女孩糾纏,他邁步離去,可女孩就一這樣一路跟著。
孟懸壺有些厭煩,但卻無意殺生,只是不喜歡被人如此跟著,他索性催動法門施展了身法離去,但女孩也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了孟懸壺是青冥學宮的人。
一個沒有半點修為的少女,並沒有如孟懸壺想象的那般知難而退,她就這樣一路跋山涉水,在孟懸壺先回到青冥學宮三個月後,獨自一個人走到了青冥學宮的山門前,叩開了學宮的宮門。
孟懸壺到現在還記得,那天他被師父通知來到龍商殿看到那衣衫襤褸,頭髮散亂,但眼珠子還是如之前那般明亮的女孩時,那顆他始終平靜如死水的心,在那一瞬間忽然用力的顫了顫……
直到很久很久之後,孟懸壺才確定那天那時,在他心底升起的感覺。
叫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