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孩子出去了,巧蓮這才問嘉和,“咋地?婉瑛忙啊?”
“嗯,是挺忙的,今年過年說是有春節晚會,到時候還在電視上播呢。
婉瑛不光主持,還負責策劃什麼的,反正挺忙,都好幾天沒回家了。”嘉和笑笑。
媳婦在電視臺工作,一天忙到晚,不像以前在歌舞團那麼輕鬆。
不過婉瑛很喜歡現在的工作,忙的可有勁頭了。
嘉和見媳婦這樣,自然也不好說別的,媳婦有自己的事業挺好,他不能干涉。
“呦,今年有晚會啊,那感情好了,省的大過年晚上沒啥熱鬧看。”
那年在首都的時候,巧蓮就提起過,原本還以為這個春晚會提前呢,沒想到還是八三年才有第一屆春晚。
也是,以前的技術水平不夠,能錄播就算不錯了,想要直播條件差太多,這兩年電視臺的條件好了,到今年才說要直播晚會。
“你最近咋樣兒啊?聽說又拍電影了?啥時候放?好看不啊?”巧蓮隨口就問了下。
“首都咱那些鋪子的生意咋樣?好不好?”
嘉和一聽就笑了,“媽,咱那些鋪子的生意都挺好的,一個月盈利不少。
正好這次我把今年的賬目還有利潤都帶回來了,該給兄弟幾個分的正好就全都分了過年。”
曲家在首都有七處鋪子,兩個開了烤肉店,兩個打通了開的譚家菜。
剩下三個,後來嘉和又開了川菜館、湘菜館、粵菜館,都是從各處找的大廚過來,也跟譚家菜的合作方式差不多。
如今生意都特別好,可以說,在首都餐飲這方面,嘉和已然是領頭羊一般的人物了。
嘉和一邊說,一邊把身後的大揹包遞給了巧蓮。
“媽,這裡是六萬現金,給您和我爸過年的,剩下我們這七家,每家分了四萬,我都給存到銀行裡了。
這是存摺,等下您挨個兒分給大傢伙就行。”
七個鋪子的盈利不少,平均一個鋪子一年差不多有十來萬右的純利潤。
當然,這其中要分出去一部分給那幾位合夥人,還要留下明年的發展資金,再扣除嘉和幾個管理的一部分工資,剩下的才是幾家的分紅。
後頭那幾家菜館是陸續開起來的,所以之前雖然也分紅過,但是沒這麼多,今年是分紅最多的一年了。
“哎呀,今年分了這麼多啊?看起來鋪子裡的生意是挺好哈,行,那既然是你們給我的,我就不客氣了啊,收著。”
所有鋪子都是巧蓮出的錢,如今既然掙錢了,兒子孝順他們老兩口,特意給他們多點兒分紅,那還客氣啥?拿著就是了,以後再說唄。
巧蓮也沒客氣,接過來那沉甸甸的揹包,扔在了炕上,連查都沒查,兒子又不會騙她。
佳媛回到首都之後,嘉和就已經跟他們兩口子說了,老媽給他們在首都買了一處鋪子一處住宅,而且鋪子現在已經開店了,年底會給他們分紅。
“媽,老三,原本這話我在首都就想說來著,那房子和鋪子,還是留給爸媽吧,我們就不要了。”
佳媛乍一聽到訊息的時候特別吃驚,她是真沒想到,老媽竟然還給她這個出了門子的閨女置辦了房子鋪子。
“媽,自打我結婚以來,家裡沒少貼補我們,給我不少錢了,這房子和鋪子花錢不少,我不能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