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愧是天象境地,誰能想到隔了水面之下還別有洞天。果真不枉此行,不枉此行!”
真正進入龍窟的木三千,宋知命,東皇太一還有龍殊四人只能結伴前行。
一路上短暫相處幾人個性分明彼此都相互有了些瞭解。
宋知命話多嘴碎性格跳脫,但做事還算沉穩,東皇太一跟龍殊類似,都是悶油瓶一樣。不過在木三千看來兩人的冷漠淡然還是有區別的,目前僅知道龍殊師承爛柯山跟北疆皇室有血緣親屬,她的冷漠更多的來自於她的驕傲,別說常人,就連她的那個皇室表親似乎都沒有被她放在眼裡。
東皇太一則是不在乎沒所謂,他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可能只是因為他壓根就沒有看到吧。
相較之下木三千覺得宋知命更合自己的味口。起碼在幽深無人危機莫測的龍窟裡面還能有個說話的人。
“進來是進來了,可還是沒見著有啥靈物,不會是感覺到有人進來提前飛昇了?”
宋知命跳進來的時候還沒忘帶了兩支火把,這會正努力用火摺子點起來。
“我猜咱們身處的是一個類似於現實的映象世界,在外面咱們已經走到了路的盡頭,在裡面可能剛到入口。”
龍殊四下裡打量後說。
“那咱就往回走。”
宋知命也覺得龍殊的推測在理,就看向東皇太一跟木三千詢問意見。
東皇太一點頭贊同。
“算了小真人你就跟著我們好了,到時候遇到什麼情況你就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
“不過我能問一下你跟張真人還有安王爺是什麼關係嗎?”
一路上有安渡山跟張銘鈞從旁照顧,也沒個機會說上幾句話,這會龍窟裡面就他們幾個人,宋知命就了沒什麼顧忌。他其實對木三千並不好奇,看起來頂多是張掌教新收的徒弟,但是武當的掌教跟西河州異姓王扯上了關係就不免讓人頭疼。
咱家那位李姓皇帝對張銘鈞一向敬重,甚至曾經親自招攬要把國師的位置都給他坐,儘管張銘鈞婉拒推辭,最後是由其師弟張福興擔任,可這份恩情卻是實打實的落在了武當山的頭上。雖說江湖廟堂乃是兩方世界,但李顯可絕不會放任武當山跟異邦族人牽扯不清。
所以宋知命有心問個清楚,回去也好跟師傅說明提前有個準備。
聽見宋知命問了個關鍵問題,這邊東皇太一跟龍殊也都翹起了耳朵細聽。只因為西河州太過敏感,如今又有武當掌教現身,如何讓人不重視。
“張銘鈞是我師傅,安將軍算是一位故人。師傅之所以會來敦煌也是受人之託,不過具體情況就不便細說了。”
木三千心思玲瓏自然能想到宋知命話中隱藏的意思,所以就說的含糊,給了他們猜想的空間和方向,同時也不會暴露自己帝沙國少主和安渡山外孫的身份。
“原來如此。”
宋知命應了一聲。
沒能得到切實的答案三人也不見有什麼異樣,繼續順著石窟裡千迴百折的道路前行。
“師傅在我出門前特意叮囑,化龍一事且看緣分無需強求,現今咱們能進到龍窟裡面也說明都是有緣的人。這裡與世隔絕咱們索性就放下成見,不要帶著世俗的身份,一起通力合作平安見證化龍天象,畢竟福禍相依,在一條龍跟前以咱們這點微薄的修為根本就不夠看。若是之後能平安出去再喊打喊殺也不遲。”
“姓宋的小子你話也太多了,若你再繼續廢話信不信我先讓你死在這裡丟去喂龍!”
龍殊小心翼翼時刻警惕著周圍的動靜,宋知命一直喋喋不休實在煩人,龍殊惡狠狠的瞪了宋知命一眼。
“拋卻立場通力合作?”
東皇太一此刻卻冷笑一聲。
“李姓皇帝傳承三輩,到了現在的李顯啟元已經虎據中原,舊唐楚夷國破千里萬民流亡的悽慘景象至今都是很多人的噩夢。啟元這隻老虎根本就喂不飽,西蜀若不是有天然屏障恐怕也免不了被人惦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