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八章 故人舊憶

姚蘊一愣,連忙取過了信件仔細檢視,可惜信件開口處被封得嚴嚴實實的,信封外亦沒有絲毫的標記和文字。

綠芍一頭霧水道:“姚娘子,有、有一封書信。恰好就在啟程的前一日夜裡,奴婢無意間發現這封信被壓在薇姐兒的衣箱一角,奴婢馬上就藏起來了,應該是無人看到的。”

她撅了撅玉唇,拿起信件放在鼻間嗅了嗅,竟然有一股淡淡的白醋味道。她眼眸澄澈,抬手將信件的下處輕輕貼在火燭邊緣烤火,過了好一小會兒,左下角就浮現出了一個若隱若現的三座小山標記。

她極其輕柔地拆開了信件封口,就像是捧著一塊珍寶那般小心翼翼地攤開了裡頭的一張信紙。

辭暮爾爾,煙火年年。

順頌時祺,秋綏冬禧。

雖然只有短短的兩行字,可是的確是正已先生的字跡,蒼勁有力、傲然渾樸。

她心底狂喜如小鹿亂撞,只覺得這寒風冷冽的北庭似乎也不再如此陰鬱沉悶了。她再次小心翼翼地將信紙摺好,思前想後還是收進了床榻下衣箱底部的一個帶鎖的小木盒子。

轉眼間已到了一年一度的除夕佳節。

姚蘊今日一早就在後廚裡頭忙活了,剁肉餡、混麵皮、燉熱湯一樣都沒落下。

白露、綠芍和萱娘幾人皆是萬分好奇地前來搭把手。她們都是北方出生的娘子,過年時節常常會吃湯中牢丸,卻從未見過這軟塌塌圓滾滾的白麵團是何物。

“蘊娘,你是從何處學來這什麼湯丸子的,看起來很是奇怪的模樣。”萱娘好奇問道。

“這是餛飩,也是我姑姑從前親自教我的,聽聞這餛飩是南州那邊過年時流行的肉湯丸子。”

從前姑姑還在的時候,每逢年節,姑姑便會親自帶著他們一起做餛飩肉餡和餛飩薄皮。好幾日前,姚薇和姚茂就已經吵吵鬧鬧著要吃她親手做的餛飩了。今日正逢好日子,她肯定是要親自動手做一頓家鄉美食的。

“看來你姑姑從前是南方人。我從前在客棧就常聽那些商客提起過,說那南邊最是出美人,娘子們都長得白白嫩嫩、水潤溫婉,就連吃食說話都精緻許多,看來此言不假呢。”

姚蘊一怔,方才還熠熠生輝的眼眸子漸漸暗淡下來。

從前姑姑帶著她自南州一路奔波逃亡,後來終於在涼州的一處小山村裡隱姓埋名安定下來。姑姑原本不姓姚,是後來改了姑姑的母姓,兩人才搖身一變成了姚玉琴和姚蘊。

自記事以來,姚蘊就一直追問姑姑,她們二人為何要一路逃亡到苦寒的涼州小山村裡,姑姑只會抹著清淚緊緊抱著她,卻從來不告訴她到底從前發生了何事。

不過多時,村裡剛好來了一位仙風道骨、學識淵博的清俊先生,他對她關懷備至,願意教她讀書寫字、下棋作畫,甚至還能容忍她的胡作非為。她早已察覺出來其中透露著萬分古怪。

後來姑姑病重之時,卻告知她一定要領著信物去鎮國公府投靠老夫人。只要有這個信物,老夫人是一定會護佑他們孤兒寡女三人的。姑姑臨終前還反覆叮囑過她,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她雖然不缺錢財,可是卻執著於自己的身世,所以,去投靠鎮國公府只是她的第一步,日後她定會親自尋到自己的身世真相的。

萱娘察覺出自己一時說錯了話,不好意思地垂下了頭撓了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