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章 飛剪船的船頭

晚上吃飯的時候,劉一峰是和宋應星張鈞一起吃的。並不是他享受船上最高待遇,而是他就是廚子。晚上吃的魚生,張鈞船上的廚子做不了切魚生這種精細活,自然是劉一峰代勞了。

“鮮甜肥美,太好吃了。”

宋應星也點了點頭,品嚐著入口即化的生魚片,感嘆到:“可惜就是少了芥醬,缺點滋味。”

魚生,也就是後世的生魚片,華夏從春秋戰國時期,鄰水而居的人就開始吃了。只不過傳統的華夏魚生吃的是淡水魚,淡水魚寄生蟲太多,漸漸就有了魚生不能多吃的說法。

宋朝開始有了鐵鍋,魚也有了更多的烹飪方法,魚生也就慢慢的淡出了主流視野。主要還有個原因是古代沒有冷鏈運輸系統,是真正意義上的鄰水而居才有條件吃魚生。

劉一峰也放了一片生魚片入口,的確是肥美香甜。

這個集結還能在海里補到北美西海岸最多的大馬哈魚,也算是運氣了。大多數大馬哈魚已經逆流而上,在北美西海岸的諸多淡水河中開始產卵了,要等到夏天它們才順流而下回到海洋中。

今天被船員們釣上來的這十幾條大馬哈魚,估計是迷路了沒找到入海口的,於是就入了鄭和級上船員們的口了。

好吧,這個笑話太冷了。

劉一峰在心裡吐槽完自己後,伸出筷子去夾最後一塊魚生,卻和宋應星,張鈞的筷子碰到了一起。3人都看向了對方,劉一峰就第一個收回了筷子,張鈞猶豫了半秒也收回了筷子,宋應星就笑納了。

“沒了?”

“是你讓我把剩下的魚給你的船員們的。”

張鈞無話可說了,的確他只留了兩條,剩下的都給弟兄們開牙祭了。其實兩條為了產卵儲備了大量脂肪的大馬哈魚夠他們3人吃了,主要是太好吃了,他們有些意猶未盡。

“魚生還是不宜多吃,張大人,我看古籍上說魚生吃多了會日漸消瘦,不知可是真事?”

要論對魚生的瞭解,海軍出身的張鈞肯定是專家了。

“的確,吃的太多的人會如此,但我們吃個幾條問題不大的。”

兩人又聊了幾句,宋應星把話題轉到了下午兩人嬉鬧之事上。

“哦,這小子藏著好東西不拿出來,我教訓了他一頓他才聽話乖乖交出來的。”

宋應星看向了劉一峰,劉一峰面對宋應星可沒有面對張鈞時那麼隨意,趕緊擺正身子說道:“宋大人,我只是當初在船隊商會的邱老闆那裡觀摩船模時,產生了一種海船思路,如果可行的話,我覺得應該會成為比鄭和級還要快的商船。”

聽到這裡,宋應星又看向了張鈞。

他是不懂海船的,但如果真的有比鄭和級還要快的船,還是商船,那麼東山州和本土之間的航行時間將會減少,這對東山州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所以他需要聽下這方面專家的意見。

“他說了兩點改進,我覺得有點道理.所以等到了藟山城後,宋大人,你用完了這小子,我想借他去海軍部走一趟。”

劉一峰覺得自己真的命苦,但為了未來他忍了。

他的確在張鈞鎖住他脖子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了飛剪船的相關細節了。

飛剪船也沒有多少秘密,憑現在的工業水平和造船能力是能實現的。

“當然可以。”宋應星問到:“不知是那兩點改進?”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