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7章:一石數鳥VS一石數鳥

紫禁城。~~

皇宮之中,弘治皇帝負手站在窗前,身後老太監杜甫弓著身子,安靜的立於黑影之中。

“都有什麼動靜?”良久,弘治皇帝輕聲問道。只是這個問題問的沒頭沒尾的。

但是對於這種沒頭沒尾的問題,顯然和他早有默契的杜甫並不會造成任何迷惑。

於是老太監身子便在弓的深了一些,輕聲答道:“回爺爺,還是老生常談,都是在喊著抵制傳奉官再現的那些言論。”

弘治皇帝嘴角微微勾起,露出幾分不屑之色,輕輕點點頭。

老太監卻略微遲疑了下,又道:“不過……”他說了個話頭便又頓住,顯然是有些猶豫。

弘治皇帝眉頭不可察覺的輕輕蹙了一下,沒有說話,但是身上的氣勢卻無形中多了一分威壓。

杜甫心中一凜,不敢再多想,連忙道:“不過此事已經傳揚出京師了,據說連大同那邊都傳的紛紛揚揚了。”

他話說到這兒便停住了,垂著頭又縮回黑影之中。不需要再多說什麼,他知道,以這位帝王的智慧,足夠從中聽出隱藏的意思。而他作為一箇中官,只闡述事實而不加以評論,也才是他的本分和立身之道。

弘治皇帝似乎身子微微顫了一下,但卻半天也再沒任何反應。良久,舉手輕輕擺了擺,杜甫便躡著腳退出門外,揮手將附近的下人打走,自己親自立於門外守著。

裡面,弘治緊抿著嘴唇,白皙的臉頰上透出兩片不正常的潮紅,眼神中的光芒如同寒冰一般。

“好手段,真好手段!這是擺明不將朕放在眼裡了嗎?”他輕聲的呢喃著,眼中那寒冰似的目光如同實質一般。

他當日忽然出那麼一道聖旨,原意正如李東陽猜度的那樣。但是也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不過是特殊時候的一種特例罷了。

當朝的老臣中,唯有英國公一系一直以來都是皇室最信任有加的存在。畢竟,如今的皇室傳承再不是建文一脈了,而是成祖朱棣這一系的。

而朱棣之所以能成功登頂,全賴昔日的榮國公張玉之功。東昌之戰中,若不是張玉捨身衝陣,早沒了還是燕王的朱棣,更不用說後面的靖難之役、永樂大帝了。

所以,推本溯源,英國公一系實為大明自永樂之後,嘉靖之前最受信重的臣子。

而張家也果然不負君恩,其子張輔後封英國公,跟隨永樂大帝南征北戰,立下無數大功。甚至直到土木堡之變中,身陷重重包圍之中,也是死戰不降,最終以身殉國。

再後來張懋襲爵,也是堅定的站在皇室一方。弘治自登基伊始,便盡心輔佐,暗中維護。

所以,弘治此番的看似出格之舉,也是有安撫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的意思。

在他想來,這種隱含的意義,朝中這幫子文官中,除了一些迂腐不靈的個別人外,大多數人都是能理解的。故而即便是有些雜音出現,只要站在上層的幾個大佬不出聲,便沒什麼大不了的。

而無論是從公還是從私,幾個大佬都不可能站出來表示什麼,以他們的政治智慧不可能犯這種低階錯誤。

既如此,他這道聖旨出後,只會讓一些地方官吏更加謹慎,也杜絕了官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到對蘇默不利的舉動中。而沒了官府的參與,草莽中的伎倆便容易對付多了,想必以蘇默的本事應該能應付的了。

這樣一來,他明面上對英國公能交代的過去,也正好順勢暗合了自己的一些安排。

但是他怎麼也想不到,暗中這幫人竟玩出這麼一出來。不能在站出來明目張膽的反對自己,卻乾脆順勢推動,徹底將這訊息傳揚的滿天下皆知了。

這樣一來,官府固然是不敢針對蘇默了,但若在不瞭解內情的情況下,勢必會爭先恐後的去主動搜尋蘇默。如此一來,豈不是成了全天下幫著將蘇默從暗推向明處了?那樣一來,蘇默的危險必將成倍遞增。

而且以他的智慧很自然的就能想到,既然對方施展了這個手段,就絕不是簡單的只是將蘇默從暗中推出來那麼簡單。甚至可以藉此機會施展借刀殺人之計。

只要一個訊息送到關外,從中稍微誤導推動一下,那些忠於北元的鐵桿必不會容蘇默活下去,怕是要千方百計的殺而後快。

這一招借力打力、順勢而為,端的巧妙狠辣至極。既不明面上衝撞自己這個皇帝,卻又使得自己有苦難言,無法可施。

而且更是會在除卻蘇默這個目標的同時,也打擊了皇室的威信,從而達到遠在朝堂上明面相抗的效果。

自己剛剛以一招一石數鳥的妙招沾沾自喜之時,對方便以同樣的一招一石數鳥反擊回來,這豈不正是不將他這個皇帝放在眼中的表現?又如何不讓他怒欲狂?

只是正如先前分析的那樣,自己便明知如此,卻偏偏無法應對,只能鬱悶的看著。這已是近乎陽謀了。

“蘇默,蘇默……”他站在窗前,久久不動,嘴中低聲呢喃了幾句,眼中露出幾分疲憊頹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