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朝地勢自北向南,這是大勢所趨,曹操能力太強,他不死,蜀漢永遠沒機會。
當然曹操那邊也有一大堆缺點,他活著可以鎮住,不過他兒子比起他來,就差的太多了,十萬八千里的差距。到了第三代,他孫子又比那廢物曹丕強多了。
孫權對世家是又打又拉的狀態,晚年往死裡剷除世家。孫家水戰強,但沒能力用騎兵和曹魏對抗。
歷史上蜀吳二國,蜀破不了陳倉防線,吳破不了合肥防線。
魏實行九品中正制,士族理政,能最大限度的收攏蜀吳的人。
而蜀吳卻沒有能力在北方實現有效統治。
別說壓根就打不動,就算打下來,也實現不了有效統治。
就包括呂蒙那個著名的成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歷史上根本沒那麼簡單,他是不敢招惹士族而已,得給世家讓路。
否則你見誰智商極低,讀幾天書,智商就衝上巔峰值?簡直扯蛋。
蜀漢光從地圖上看,就已經比吳魏小很多了,大片南中千里之地的酋長們被諸葛亮幹趴,他們只保證不造反,但並不為蜀漢出兵作戰。
蜀即使不丟荊州,人才也凋零光了。
縱使沒有夷陵之敗,他們也成功不了。
我喜歡這段歷史,所以我很想寫在主角的努力下,蜀漢一統天下。
那必須符合好幾個條件。
糧食,必須得有高產的紅薯種子,一畝產量勝小麥十倍。
政治改革,也改成九品官人制,不能再像以前那種鬆散的四派系同盟制。
歷史上的劉禪頂多平庸,絕不是弱智。在位期間比很多君主好,只是亡國了,所以歷史評價不可能高。
像歷史上那樣,荊州丟,關羽等人死,夷陵大敗,蜀漢元氣已經損及十之七八了。
諸葛亮能打成那樣,已經很不錯了。蜀漢一共才90多萬人口,兵只有十多萬。
蜀漢人才不易培養,培養二十年成為頂級人才,死了後再難補上了。
而魏呢,頂尖人才你隨便殺,你殺了我們再招,就跟玩一樣,因為人口基數太大。是蜀的五倍。
重要世家全在曹家,人才大機率從世家出,窮人家的孩子飯都吃不起,你讓他讀書習字練武,那不拿窮人開涮嗎?
魏國後期頂尖人才,陳泰那個級別的還有好多,而蜀吳已經全沒了。
蜀漢要想有機會,曹操必須死,雍涼二州,長安、洛陽重鎮必須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