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幾天不是賣涼茶賺了錢嗎?我是到附近一個驛站賣的。今天不是集日,咱到縣城去也賣不出去,不如就到驛站那邊吧。
驛站那附近有不少村莊,反正這些簸箕籮筐都是賣給農家人多,到驛站哪兒賣說不定就會有附近的農人來買。
我順便再去賣點涼茶。雖然今天不是集日,經過的人也不多,如果賣不出去的話,就當是宣傳宣傳,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涼茶也行。”
“嗯行。”蕭寂沒意見。
雲錦書突然想起什麼。
“相公,要不咱帶孩子一塊兒去吧,小寶和妞妞成日的呆在家裡,我想帶他們多出去走走。”
“嗯好,但是這豆子怎麼辦,放在家裡總得有人看著的。”蕭寂看著雲錦書剝好的豆子道。
雲錦書到隔壁楊絨花家裡去,發現楊絨花在,就讓楊絨花幫看著豆子。楊絨花聽說他們要去驛站賣東西,二話不說,就把自家牛車借出來了。
“我家的田地幾乎都佃租出去了,這牛平時用不著,牛車放久了輪胎都要鈍了,要不你們就拿去用唄。”
“嗯,謝謝你啊嫂子!”雲錦書喜出望外。天氣熱,她可以走路,但是她也怕兩個孩子累,如今好了,有了楊絨花家的牛車,她就不用再害怕了。
有了牛車,她就多煮了一些涼茶。上次帶去賣的只有小半桶,這次她煮了滿滿的一桶。
裝好涼茶,裝好水,蕭寂便把兩個桶放到楊絨花家的牛車上,一家四口帶著涼茶和竹製品出發。
杏林村離官道和驛站並不遠,有了牛車,就走得快了。
到驛站的時候,雲錦書發現這裡依舊和上次一樣人來人往的,驛站的麵攤、包子攤都在開著,生意紅火,她就納悶了。
“今天又不是集日,怎的會有這麼多人呢?”她疑惑了。
“這個驛站不僅是通向縣城,還通向別的鎮上。縣城不是集日,別的鎮是集日,就會有人經過了。”蕭寂給她解釋。
雲錦書只道原來如此。這個年代有很多地方的確跟歷史上的宋朝有些像,不僅官員俸祿很高,連經濟都很發達。
這對她來說是好事,這年代沒有那麼嚴重的“重農抑商”的政策,也方便她賺錢了,畢竟她可沒指望真的靠種地發家致富,要掙錢,經商才是王道。
他們的牛車剛停下,有人看到她便過來了。
“誒,這不是上次賣涼茶的那大姐嗎?等了你好幾天,還以為你不回來了呢。”
“來,以後有空就會來。你要買涼茶嗎?”雲錦書很熱情地招呼。
“要啊!”
“今天是一文錢一碗,今天的碗大一些。”雲錦書舉起楊絨花借給她的碗說道。
那人倒是爽快,直接就給了錢,還說就算是以前的小碗,一文錢也不虧。
接著又陸陸續續有人過來買涼茶了,小寶和妞妞興高采烈,在一旁幫數錢。
雲錦書看著不遠處那些攤販有些納悶,趁著空檔下來的時候,她喊住了不遠處那茶攤的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