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的國境內開始出現了異動,在他們沒有任何上古宿敵、也沒有任何危機到來的時候,他們出現了再度擴張的前兆。
這點輕微的異動引來銀河文明的關注,但鑑於“觀察者”的良好聲譽,並沒有文明對這件事過多憂慮。
大多數文明都覺得“觀察者”的異動可能只是一點小意外,不太會波及到他們。
但火種聯盟並不這麼想,他們對此愈發地感到不安,並密切關注著“觀察者”的動向。
他們總覺得似乎要有大事發生了。
而不斷在“資料庫”中拼湊破損資料的李文淵,也在破損資料的堆積之下發現了一些新東西。
【Z1422號失物記錄:樂園病毒】
【介紹(來自教授):這是一種可以“強制最佳化”AI性格的電子病毒,出自我的學生之手。雖然他聲稱搭載著這種病毒的儀器遺失了,但我總覺得他是在騙我。出於必要,我還是將之記在了失物記錄中,希望以後能找到】
【特別備註:請不要用機械智慧去尋找!】
“……”他沒想到費力提取出的資料最後僅僅只是拼湊出了這樣一段“失物記錄”。
正如“資料庫”的名字那般,這裡記錄的是各種各樣的資料。
其中有古老的強力科技,也有真的只是“一段記錄”的資料。
不過雖然如此,“資料庫”對所有資料都是一視同仁進行加密的,就算它只是一串完全不重要的文字。
“……所以在這裡提取資料還真有種抽獎的感覺。”李文淵有些感慨。
誰都不知道那些破損的資料下會是些什麼內容,竹籃打水一場空是常有的事。
“不過……”這麼想著,李文淵將目光看向了另一段拼湊出的記錄:
【A15號失物記錄:帷幕透孔儀】
【介紹(來自博士);一個神奇的小玩意兒,原本只是我製作用來測試一下“密封性”強度的儀器,卻想不到效果意外的好,可惜剛準備進入量產就被老師叫停了,我還因此被罵了一頓,只有一臺可憐的原型機】
【特別備註:離開之前這東西不小心遺失了,也不知道會被哪位幸運兒撿走……唉~我們丟的東西還少嗎?怎麼都是些丟三落四的傢伙?】
“帷幕透孔儀?”在失物記錄中的這個奇特儀器讓李文淵想起了最初接觸到資料庫時得到的那個科技。
“‘帷幕理論’嗎?這麼看的話,這個‘帷幕透孔儀’聽上去是能夠穿透‘帷幕’的東西啊……”
他的目光回到了星空,每一艘行進在太空之中的科研飛船和每一位工作中的合成人,在此時都化作了他的眼睛,直達天際。
星空一如既往地浩瀚,在某些生態十分原始的星球之上,還能看到夜晚如發光瀑布般的星河。
這一幕是屬於銀河的美麗,但是銀河之外的地方,看上去雖然偶爾也有著璀璨的光芒,卻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這個‘帷幕透孔儀’會在哪兒呢?有‘幸運兒’撿到它了嗎?”
伴隨著他的想法,“觀察者”的異動也越來越頻繁。
縱然“觀察者”有著良好的聲譽,但獨屬於“失落帝國”的威懾依然存在。
即便是再信任“觀察者”的文明,也不得不警覺起來,謹慎地觀察著這個失落帝國想要幹什麼。
此時,“觀察者”的母星——“搖籃”星球上,正在舉行一場聲勢浩大的演講。
正如這顆星球的名字那般,這裡是“觀察者”的誕生之地,是孕育他們文明的“搖籃”。
從有意識地記錄起,他們就生活在這個地方,並在漫長而優厚的生存環境中逐漸意識到——這裡是被人為改造的星球。
所有的生物在這裡都能夠得到最合適的生存環境,生態迴圈也處在一種難以置信的絕對穩定狀態。
星球彷彿本身就處在一種無時無刻的自適應狀態,只要能來到這裡,那生存就絕不是問題。
這樣的情況顯然是很不正常的,於是當時還十分原始的“觀察者”們第一次將目光投向了星空。
隨後他們就看到了彷彿遮蔽天際的巨大星球,以及其他幾個在天空背景中若隱若現的小號星球。
雖然恆星給予了他們生命的光與熱,但在“觀察者”古老的神話之中,這顆遮蔽天空的巨大星球才是“至高神”。
他們的天文學與生物學起步非常之早,畢竟身處這種奇特的天體環境與星球環境之下,無論什麼物種都一定會對此展開好奇。
在漫長的科學發展之下,他們逐漸理解了一切。
他們所處的這顆星球是一顆“蓋婭星球”,一顆能夠適合任何生物特殊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