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七章 澤洛族的秘密

與那些才剛剛透過超空間航道來到銀心黑洞的銀河文明不同,李文淵的科研飛船已經在這裡研究了數個月。

他的引擎在超空間內的航行速率相當高效,從銀心邊緣星系到銀心黑洞附近的漫長超空間對他來說不過是短暫的注意力轉移過程。

但是這並不代表幾個月的時間他就探索完了整個銀心黑洞和環繞著黑洞的“外星門——銀心世界”超級巨構。

不如說他其實根本沒能探索多少,即便有大量的科研飛船在這裡加班加點工作,直到目前為止他也連1%的面積都沒能探索完成。

與探索空曠的星系不同,本就是設計用來容納整個銀河生物量的“永恆世界”,它的每一塊地塊都有著完整的生態功能以及各式各樣功能各異的建築。

即便這座“永恆世界”並不完美,只有40%的量,而其中還有屬於“跨越星河之門”的部分。

但就這殘缺的世界在李文淵看來容納整個銀河已知的文明也是綽綽有餘的。

他現在甚至都不能確定這座殘缺的超級巨構上有沒有“土著生物”的存在,因為他覺得按人類的性格在這上邊安置一群土著也並非不可能。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地毯式的掃描並非沒有結果。

“永恆世界”雖然大,但人類似乎也是動用了整個文明之力,對“永恆世界”的建設很可能是邊建造邊利用的程度。

這樣的情況幾乎導致了遍地都是人類遺蹟的情況。

人類遺留在“永恆世界”上的痕跡非常多,就連大量生物短暫活動的痕跡都有,而這些痕跡雖然在漫長的時間中有所褪色,卻依然能夠看出來人類的風格。

看起來正如對這座超級巨構的介紹所說,人類曾經想過就這樣在“永恆世界”上醉生夢死。

畢竟探索銀心並不是什麼簡單的事,而人類也有著黑科技“帷幕”、這種甚至能遮蔽整個銀河的東西。

假如用帷幕籠罩銀心黑洞,再在黑洞上建造一個能夠生活到時間盡頭的“世界”,那麼就這樣沉醉下去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人類究竟是知道了什麼呢?”李文淵記起了對“永恆世界”的記錄中所說的:

“……我們也想過逃避、然後過上永無止境的墮落生活,但是這樣的選擇早就已經被證實過不可行……”

聽上去,人類像是透過某種方式知道了“過去”,然後不得不放棄這條已經被證實不可行的道路。

結合從“觀測終端”中得知的一小段“人類簡史”,一切改變的源頭似乎都指向了黑洞。

“……結果還是要等待‘指名’嗎?希望我也能有機會吧,不然只能去追人類問一問了……”

李文淵期待著能夠在日後的某一天得知“黑洞的秘密”,他非常好奇那個疑似生活在黑洞中發出“指名”的存在究竟是什麼?

視線重新回到“永恆世界”上,根據李文淵目前探索出的遺蹟來看,人類在這裡進行過多種不同領域的研究,幾乎涵蓋了所有方面。

比如說探索路上大量眼熟的方尖碑形建築,同樣的玩意兒他曾在“守望者”的聖地上見過。

不過不同之處還是有的,這裡的方尖碑並不具有紀念意義,它純粹是一種實驗性質的“輻射提取器”。

它的基底深入“永恆世界”下的數十萬公里,目的在於將銀心黑洞的輻射吸收轉化為維持超級巨構運轉的能量。

不過這種建築並沒有得到更多運用,按照記錄來看人類覺得這種利用方式太蠢太低效了,將之打入了冷宮。

但是李文淵針對這種建築的探索過程中,重點不是建築本身,而是與這些建築伴生的“日誌”。

那些日誌是這裡的研究員所記錄的,充滿著強烈的個人風格。

他一開始還沒有興趣看,不過很快他就注意到那些日誌中側面提到的內容,並迅速投入了重視。

【星辰紀元3122年,天氣……XH386星系超新星爆發】

【……從崗位上被調來這裡時,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已經開始了這麼大的一個工程】

【最新的實驗裝置和素材都可以在這個地方申請到,就是運輸時間有點久,但是有什麼能比進行一場緊張刺激的實驗更有趣的呢?】

【說起來道理我都懂——可是銀心的黑洞為什麼這麼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