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四十章 魂之燈火

被用名字特別強調的“微縮星河·燈火”實際上一個自殺式的炸彈,其從外觀上看不出任何“炸彈”的元素,甚至於偶爾亞空間場與現實宇宙屬性重疊時,還能看到內部恆星發出的星光。

但是一旦真的有人試圖將這個“微縮星河”帶回去研究,那等待著他的只會是爆炸這一個結局。

其內部隱藏的那顆即將進入超新星爆炸階段的恆星就是一個定時炸彈,只等時間一到,這顆恆星就會爆發,將亞空間封閉衝破,炸開“微縮星河”。

由這種方式引爆後,光憑超新星爆發的餘波也可以將其附近的生命毀滅,更不用說衝擊波會將內部實際儲存的大量有毒物質擴散到更遠的地方。

很明顯的,這個“微縮星河·燈火”就是為了讓敵人以為“哨兵”組織躲在了這裡而故意這麼設計的。

“……有大量的細菌、病毒、以及劇毒物質都被釋放到了宇宙空間之中,其中甚至有能夠侵蝕合金的氣體,還好我們提前知道,躲得比較遠……”

一位“遠行者”此時顯得還有些心有餘悸,因為按照他們最初的想法,肯定是不會做過多防護就開啟這個“微縮星河”的。

真那麼做的話,那他們在場的這幾個合成人軀體都得更換一遍了。

“是儘可能考慮了開啟者的生物狀態嗎?雖然不一定能夠對‘獵手’造成傷害,但是用來給寰宇企業一記重拳還是可以的……假如寰宇企業抱著研究的態度將之搬到了某個實驗基地,那想必下場一定很慘痛……”

“……還是先清理一下這些有害物質吧,免得誤傷其他人……另外,那個晶片的分析結果出來了嗎?”

有人提到了那個隨著“微縮星河”的開啟而漂流在宇宙空間中的破損晶片,若不是“遠行者”有獨特的手段檢測到了晶片,否則亞空間展開時的波動就足以將絕大部分痕跡掩蓋。

但是由於有毒物質的侵蝕,對於能否還原晶片中的內容,這些“遠行者”們還是表達出了相當的關心。

因為這似乎就是古老的“哨兵”組織唯一現存於世的痕跡了,這群剛烈的人知道有“獵手”的干涉下這個星系不可能還有未來,最終決定將自身的一切都化作了的武器和陷阱。

現在的“哨兵”只是有著相同名字的另一個組織而已,真正的“哨兵”已經在過去全部死去。

然而“哨兵”留下的秘密卻仍然未被解密,最讓“遠行者”疑惑的,是製作“微縮星河”的技術,以及“哨兵”口中所提到過的“天啟者”。

他們需要知道,這個“天啟者”與他們口中的“天啟者”是不是同一個,而人類究竟又在這裡留下了什麼。

他們覺得,“哨兵”似乎將一切都藏在了這個晶片之中,並將之寄託於“緣分”。

在劇毒環境下儲存了這麼久的晶片究竟能否在重見天日的那一天得到解讀,全看“運氣”。

而“遠行者”的運氣似乎不太好,隨艦的科學家在經過了細緻地檢查之後,最終得出了一個遺憾的結論——他們沒辦法修復、也沒辦法讀取這個晶片中的資料。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是就這麼放棄到手的線索未免也……”

有人有些不甘心,畢竟這是目前來說最可能直接瞭解“哨兵”組織的線索了,這一次沒能找到有關的資訊,下一次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再度發現。

茫茫星海,最不缺的就是虛無。

也因此,這群“遠行者”決定最後再嘗試一下。

“‘哨兵’沒有放棄留下痕跡,而是選擇將一切都封存在晶片中,說明他們還是希望有人能看到晶片裡的內容的,哪怕這也是一個‘惡作劇’。”

“製造這種晶片所用的工藝也許會比較特殊一點,‘哨兵’不可能不知道劇毒環境會對晶片有什麼影響,恐怕就算晶片遭到了嚴重腐蝕,也依然可以透過某種特殊手段來讀取。”

每個人都在七嘴八舌地猜測著,最後還是那位專精計算機的科學搬出了一套晶片的復原圖,解釋道:

“其實這個晶片的造型有些詭異,我無數次調整了復原的引數,並轉換了不同的場景,但計算機給出的復原模型仍然固定。”

“硬要說的話,這個晶片其實……嗯……像是被從什麼東西上‘摳’下來的,原本承載著他的應該是一個龐大的硬體,復原圖大概是這樣的。”

復原圖中的物體大致能看出是一個巨型計算機的模樣,而晶片所在的位置則是計算機上不起眼的一處表皮。

看上去,有點像燈塔巨構頂層的那臺巨型計算機。

“……所以這個晶片實際上就來自那臺計算機?我們可以嘗試用那臺計算機來讀取晶片?但老實說我是不敢把晶片放進去的,鬼知道計算機裡的病毒會不會將晶片裡的內容也跟著摧毀。”

這樣的考慮不無道理,不過專精計算機的科學家還是解釋道:

“這種情況大概是不會發生的,實際上我在晶片的成分中檢測到了一定的活體金屬含量,我已經讓無人機去那臺巨型計算機上取樣確認相似度了。”

“如果運用了活體金屬的話,那麼其晶片的工作原理可能和我們瞭解的會不太一樣,簡而言之就是活體金屬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的資訊承載媒介,並不會連線計算機本身的儲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