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九十八章 盡頭的知識

“首先,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是‘時間盡頭’。當然,這只是個藝術性的稱呼,用比較‘實際’一點的說法的話,這裡是一片獨立於‘宇宙’之外的‘隔離區’。”

“你可以將這裡理解為用於存放‘異常檔案’的隔離地帶,至少對於這裡‘原本的作用’來說,就是如此的。”

“教授”緩緩說出了“時間盡頭”對於這個“資料宇宙”的作用,這裡是不同於“虛空”那種“回收站”一樣的地方,而是一片“隔離區”。

對於類似於一臺計算機的“宇宙”來說,這裡就是各種“風險資料”的存放處,“宇宙”可能無法確認這些“風險資料”的異常程度,需要特地設立這樣一個地方,用來觀察那些“風險資料”。

其中被認證為“沒有風險”的就會被重新投入到“宇宙”,至於“有風險”的,或許被丟進“虛空”都算是輕的。

畢竟對於有可能破壞這場“宇宙實驗”的“木馬病毒”來說,正常人都不會將之普普通通地放進“回收站”,“檔案粉碎機”或許才是它們的最終歸宿。

這與黑洞的性質似乎有了互相呼應,也許“黑洞”本身就是一種“檔案粉碎機”?

不過這些都是“以前”了,從“教授”語氣、以及李文淵的親身經歷來看,現在的“時間盡頭”已經有了諸多的變化。

至少現在這裡並不是一個“審判庭”類似的場所,否則人類這種明顯準備破壞“實驗”的種族,肯定早就被定性為“風險資料”被“清理”掉了。

“當然,曾經的這裡確實是‘最危險’的地方,不過這一切在‘時間之環’出現後就不一樣了。”

“時間之環?”眼見終於談到了這個一直以來的“謎團”,李文淵的內心也難免激動了起來,甚至於不自覺地複述了一遍。

這是他在成為“資料生命”後很久都沒有體會過的感覺了,這或許是這具血肉身軀所帶來的影響,雖然不夠“理性”,卻也有著別樣的感受。

而“教授”也直接講起了“時間之環”的本質:

“‘時間之環’和這片地方一樣,是一種我們對祂的藝術性稱呼,從‘實際’的角度來說,我更願意稱呼祂為‘時之螶’。”

“祂就像是這片宇宙中存在的一種‘bug’一樣,不知何時就出現在了這裡,有著宛如‘生命’一樣的怪異性質,卻又似乎屹立於整個‘世界’之外,不受‘迴圈’的影響。”

“實際上直到現在我們都沒有弄明白祂究竟是什麼,但是有一點我們還是弄清楚了,至少對於現在這片‘宇宙’而言,祂就是‘時間’的化身。”

這樣的解釋聽起來充滿了玄學的氛圍,雖然“時間”的概念本身就很抽象,但是以某種“個體”來定義“時間”,這聽上去還是十分難以想象。

而“教授”對此也有些無奈地解釋:“我知道這聽起來很不科學,但‘時之螶’的其中一個身份確實是‘時間’。”

“在這片‘宇宙’中,‘時間’本身也是一種資料,但是與那些浮現在最表層的複雜的‘物質資料’相比,‘時間資料’就要底層得多。”

“理論上說‘時間’確實是我們對物質人為賦予的一種屬性,但對於‘宇宙’而言‘時間’是必要的屬性。”

“‘宇宙’需要一種刻度、尺度,來對‘資料’的‘發展進度’進行評估,而這種尺度就是‘時間’。”

“那麼既然是資料,那就有可以操作的空間了,你可以簡單理解為:構成了這片宇宙‘底層程式碼’的‘資料’之一,就是‘時之螶’,你要疑惑的應該是這種‘底層程式碼’是如何形成‘生命’的。”

“但這就回到了之前的問題上,我們並不知道祂是從哪兒來的。也許是某個高維存在看不下去這種‘實驗’,親自參與到了‘實驗’之中?也許是這片‘宇宙’的底層程式碼在長時間的運轉中累積了錯誤、從而產生了這樣一種‘時間bug’?亦或是其它更多可能性?”

“總而言之,這是我們對祂的理解之一。”

“難道伱們沒和‘時之螶’交流過嗎?”聽到這裡時,李文淵忍不住這樣反問了一句。

他原本以為“教授”能在這種地方待這麼久,應該已經對“時之螶”相當瞭解,但現在看來或許並不是那樣的。

而“教授”對此也相當無奈:

“我之前也說過,這只是我們基於這個‘宇宙’本身而得出的理解之一,實際上我認為‘時之螶’的本體可能來自更高的世界,或者乾脆就是來自‘外面’,與主導了這場‘宇宙實驗’的存在處於同一個世界。”

“而‘時間’只是祂在這個‘宇宙’中的一種表現,我們根本沒辦法和祂這種等級的存在進行交流,就連‘指名’實際上可能都只是某種固定執行的程式……”

這樣的話令李文淵陷入了短暫的沉思,從“教授”說起“時間之環”的另一個名字——時之螶後,他就意識到那個引導他來到這裡的“時螶之鱗”是什麼了。

這玩意兒似乎就是“時間之環”的鱗片,而“鱗片”這種東西肯定是“生物”才有的了,換句話說就是“時之螶”已經能以“某種生物”的姿態出現在“宇宙”中了。

這令他想起了“虛空之蟲”,雖然“虛空之蟲”看上去與任何一種生物的構造都不同,而且也確實不是“生物”,但能以“蟲”相稱,或許其在某種程度上也保留著“生物”的特性,而“時之螶”似乎也同樣是某種“蟲”。

於是李文淵便將“時螶之鱗”的訊息告知了“教授”,而教授對此也表現得十分驚訝。

“原來祂已經能做到這一步了嗎?那或許,以後的‘迴圈’中,會有很多改變了……”

“此話怎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