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為外傳,講一些英仙旋臂世界的逸聞趣事,非VIP章節,歡迎閱讀!
歷史與掌故
埃癸斯行星軍官學校,正式名稱為“英仙星際聯邦國防軍技術與指揮培訓學校”,為英仙聯邦早期著名的星際探險家和軍事家克勞斯?李斯特創立。原址在行星安德洛墨達,後來主體遷移到埃癸斯行星,原校址改為校史博物館,並開設紀念陣亡學生的“英烈祠”。
學校擁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積極思辨的學風,儘管只是為軍隊培養初級和中級指揮官、技術軍官,可是大批國防軍名將卻都曾是這個學校的學生。
三百多年來,這個學校先後走出十多位五星上將,百餘名上將。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粟瑜,其次的像奧斯卡?羅延塔爾,埃裡克?馮?布隆伯格,也被視為校友中的翹楚。
當今軍中的許多將軍都曾是這裡的學生,諸如萊昂納多?希金斯、許鴻釗、亨寧?格斯勒、阿伊達?‘波’洛克、哈德里安?埃德‘蒙’森、伊麗莎白?德?薩伏伊。
一些有名的陣亡將官也是出自這個學校,像以下幾位:康拉德?赫佐格、王朝貴、鮑默夫、傑拉爾德?漢考克。
目前在軍中享有相當聲譽的許多中低階軍官,也是這個學校畢業的,當中以羅博、愛德華?曼德勒、阿方索?奧維德、羅孝琛諸人為突出。
因此埃癸斯軍官學校也被譽為“英仙聯邦的黃埔軍校”。
不過,像前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列昂尼德?列普寧,第一次“易”星域會戰中陣亡的安東尼?布瑞塔,這些將軍和有“新生代秀才”之稱但卻屢遭敗績的岡瑟?奧斯瓦爾德,則是來自歷史更為久遠的“公主軍校”——安德洛墨達行星國防軍初級軍事指揮學院。
埃癸斯行星軍官學校分為三個部,軍官部,預備部和技術部。管理上各部都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其培養和教學方向也是不同的。
軍官部的學生是從軍隊裡考進學校計程車兵和基層軍官,學生畢業後絕大多數都會到軍隊裡任職。
預備部則面向普通公民招生,完成義務教育的公民均可考取。學生畢業時頒發預備軍官資格證書,如果進入軍隊服役,則需要進行透過為期一到三年的實習期,才能將預備軍官證換成正式的軍官資格證書,取得與軍官部畢業生同等的待遇。
技術部則同時向軍隊和社會招生。因為它主要培養軍隊專業的技術人才,所以入學要求比較高,現役和退役計程車兵、基層軍官報考資格是要求持有相關專業的大專文憑,而未從過軍的社會人員則需要持大學本科文憑。畢業時,絕大多數人都進了軍隊服務。
三個部都有非正式的對外名稱,分別是:軍官學校、預備軍官學校、技術軍官學校。其中軍官學校也是全校的非正式簡稱,這也顯示了軍官部的地位和霸氣。
然而,最能讓學校名震環宇的粟瑜將軍,當年竟然是與羅孝琛一樣,就讀於預備部。據說粟將軍報考的成績不理想,還是託人拉關係走後‘門’才進了學校。粟將軍後來成績也很不理想,根據校方的記錄,曾三度被考核委員會勸其退學,所幸他都堅持了下來。後來他威名震天,曾與他同宿舍的人回憶說,粟瑜在接到退學勸導後,表示自己是走後‘門’進來的,如果這樣回去就完全沒有顏面再見家人,比死更難堪。這些記憶也從側面證實了粟瑜進軍官學校的確是走了後‘門’。
但他的兒子羅博卻是以狀元身份考入軍官部,並且就讀期間創下了空前的記錄:全部公共科目成績都在全校排列三甲之內,軍官部專業科目成績全部位列第一。當年的校報稱其為“狀元中的狀元”、“天才中的天才”。這可算得上彌補了老爸當年走後‘門’與差點被掃地出‘門’的遺憾。
奇怪的是,無論是羅博自己還是曾經的同窗,現在都很少人會說起在學校的這些輝煌往事。有人懷疑這可能與羅博當時和一位年輕的文藝‘女’教師的感情糾葛有關聯,因為校報裡的讚譽之詞正是出自那位‘女’教師之筆。據傳當時兩人已經發展到‘激’情四‘射’的‘肉’搏戰階段。可是後來不知為什麼,一切都突然沉寂了下來,沒人再提羅博那些“豐功偉績”,以免讓人想起了那位不得不提及的美‘女’老師。
另一個獲“狀元”稱號的人便是羅孝琛,但他沒有羅博風光,而且入學時間比羅博早了三年。當羅博以士兵的身份高中榜首時,羅孝琛已經拿著畢業的“狀元狀”,回老家幫母親給風燭殘年的老爸做壽司和生魚片。
技術部也出過名人,著名的“校‘花’”伊麗莎白?德?薩伏伊。雖然她長得並不漂亮,可在‘女’生嚴重缺乏的學校裡,因為其高貴的氣質而受到男生們的熱烈追求。同屆軍官部的傑拉爾德?漢考克便是眾多追求者中最接近成功的一位,不過漢考克最終還是沒能娶到“小氣公主”。但最近由葉繼文主編的紀實歷史文獻《英烈編年》叢書裡披‘露’,漢考克生前與回到地面上只居住埃癸斯行星軍官公寓的伊麗莎白,一直保持著足以令人產生緋‘色’遐想的不同尋常關係。
戰爭論壇
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維奇?列普寧上將雖非埃癸斯軍官學校畢業,可在退役後不久,便受邀前往該校任教。
出於對新戰術的探討需要,上將倡導了一個戰爭論壇,再校方和學員的熱情支援下,被稱為“埃癸斯軍官學校戰爭論壇”的平臺很快就搭建起來。
受那位神秘的人物“深淵提督”的委託,論壇的第一個議題便是根據一名自稱“rainbobody”的人提出的新戰術討論。
此公曾提議:
假設艦隊需要迅速脫離空間的某處,可是戰艦此時的速度很低,也來不及加速到改入超光速所需的速度,參考空間風暴戰術,我設想,可以用一半的戰艦對另外的一半戰艦發‘射’空速泡,把它們送出去,然後剩下的戰艦中的一半,再對另一半如法炮製,以此類推,直到最後只剩下一艘戰艦,如果這是無人艦就最好,如果是載人艦,如果來不及逃離,就算是為掩護大部隊撤離,斷後犧牲了。假設艦隊需要迅速脫離空間的某處,可是戰艦此時的速度很低,也來不及加速到改入超光速所需的速度,參考空間風暴戰術,我設想,可以用一半的戰艦對另外的一半戰艦發‘射’空速泡,把它們送出去,然後剩下的戰艦中的一半,再對另一半如法炮製,以此類推,直到最後只剩下一艘戰艦,如果這是無人艦就最好,如果是載人艦,如果來不及逃離,就算是為掩護大部隊撤離,斷後犧牲了。
監於是第一個議題,而且又牽涉到新近橫空出世的“空間風暴戰術”,所以列普寧將軍請來了聯邦方面遭遇和參與過空間風暴戰術的軍官前來探討。
原本受邀答應前來參與討論的空間風暴發明人,帝國軍上校馮?姜子鉞上校因馳援“阿非利加”行星戰事而未能前來。雖然很遺憾,但是因為有羅博中校和岡瑟?奧斯瓦爾德中校等對此戰術進行鑽研和運用的軍官,還請到了前國防部長埃裡克?馮?布隆伯格五星上將參與,所以列普寧還是對討論的內容充滿了信心。
在他宣佈了議題內容後,諸公便開始發言。以下著重摘錄整理後的發言稿內容,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