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的朝堂,一帝一王,本以為是分庭抗衡,一個個都在猜測攝政王蕭君夙的狼子野心,猜測他會不會把皇帝拉下來,但這個猜測持續了很多年,半點兒苗頭都沒看見,然後,好像就那樣了。
皇上安心的當皇上,攝政王安心的當攝政王,他們這些臣子偶爾蹦躂一下卻連水花都冒不出來,一點兒意思都沒有,還是老老實實的為官辦事吧。
夏侯堇登基之後,丞相之位一直懸空,因為之前廣文王一直代理了丞相之值,所以不設也沒有問題,直到第七年,他封了第一個丞相,林翰。
他一共有兩個丞相,林翰之後第二個月他就封吏部尚書蘇逸為相。
林翰為右相,蘇逸為左相,共同打理朝政。
為什麼要有兩個丞相,還不是因為攝政王撂挑子了唄?
攝政王撂挑子帶著王妃回燕國探親,他這皇帝留在這裡可憐巴巴的面對著堆積如山的奏摺,可不得找個幫手“”
本來他最看好蘇逸的,蘇逸的能力出眾,又是穆廷之的門生,穆廷之雖然有些缺點,但能成為丞相也是有能力的,蘇逸跟在穆廷之身後學了不少,加上這些年在官場歷練,後來提拔進了吏部,知人善用、不驕不縱,能堪大用。
但後來他卻突然想起來蘇逸好像以前喜歡過老大來著,王爺好像一直跟蘇逸不太對付,不是說什麼仇怨,就是氣場不和,站在一起就覺得不太對。
夏侯堇猶豫了一下,就看了看其它的臣子,然後真讓他又找著一個,那就是林翰
林翰能力不錯,從東陵出來之後,這些年穩紮穩打,也做出了不少政績,年紀比蘇逸還大上些許,沉穩大氣,可以與蘇逸比肩。
然後夏侯堇就把林翰提拔上來了。
林翰的能力是不錯的,但是提拔上來用了兩個月,夏侯堇覺得還是不太夠。
大概是習慣了蕭君夙利落強硬的處事能力,夏侯堇看誰都覺得差得遠,一個丞相完全不能接下蕭君夙的工作。
夏侯堇煩得一個頭兩個大,偏偏廣文王還說自己年事已高請辭去封地頤養天年,這又丟了一堆政務,夏侯堇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立刻決定再封一位丞相。
之前是廣文王和攝政王在朝中分庭抗衡,如今兩人都撒手了,這群朝臣沒了可以站隊的地方反而心慌慌的,現在他就給他們兩個丞相,讓他們相互制衡,評定一下朝局。
說來蘇逸和林翰還真是非常相似,都是罪臣之後,都是依附於別人一步一步爬上來,甚至走到了自己都未想過的高度。
要說仇恨,兩人顯然是沒有的,不過在其位謀其政,他們成了左右相,註定身不由己,就算是為了做戲,那也必須是敵對的。
蘇逸還是娶了林家的女兒為妻,生了一雙兒女,蘭幽一直沒有成親,為他打理產業和蘇家的事情,為相之後有了自己的府邸,不輸穆家的相府。
高門府邸,貴氣森嚴,他是當朝炙手可熱的新貴蘇相。
歲月總是無情,它讓人不可抗拒的變得成熟穩重,然後青絲變白髮,滿心滄桑。
蘇逸每日除了朝政就是教育子女,日子過得很是充實,屬於他自己的人生已經沿著它該有的軌跡慢慢前行。
他很愛重自己的妻子,溫婉賢惠,為他生兒育女,夫妻感情深厚,相濡以沫,但夫妻的感情總是平淡更似親情,卻再也沒有那種衝動得傾盡一切的決然。
雖然他不會特意的去想衛殊,但是畢竟與蕭君夙同朝為官,偶爾還會遇到,就算他們現在經常不在楚京,還是會在不經意間想起她的存在,然後恍惚的看著遠方,帶著一點點懷念,僅此而已。
攝政王蕭君夙卸去了些職務之後就帶著王妃前往燕國探親,還不是一次,而是一兩年就一次,一去就是幾個月,而他們所過之處,貪官汙吏無所遁形,土匪山賊盡數繳械投降。
說是探親,卻更像是巡視,楚國這萬里河山都被他們走遍了。
也因著他們,楚國的官場一片海晏河清,就算貪婪,卻也不敢太過分,不然用不了多久,審判就會到來,不想死的,都知道該怎麼做。
蘇逸有時候都忍不住想,若是這楚國沒有蕭君夙會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