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建丹在新聞釋出會上進一步表示,星網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全球覆蓋、大容量、低延時的天基通訊系統,計劃擬用5萬顆衛星來取代地面上的傳統通訊設施,從而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價格低廉、高速且穩定的衛星寬頻服務。
這些都是直接公開說出來的部分,實際上“星網”還有別的功能,可以進一步提高軍方的導航定位系統的精度和抗干擾能力,可以用於對洲際彈道導彈彈頭進行直接碰撞式攔截,也可以對太空在軌執行的高價值衛星進行物理碰撞式的打擊,還可以有效推動軍事通訊網路與商業通訊網路之間的無縫隙切換。
總而言之,星網一旦建設完成,和平時期可監視,戰爭時期可助攻,這是客觀上就天然具備的能力。
專業人士肯定也知道存在這方面的作用,但九天星網肯定不會承認,隨你怎麼說是你的事兒,反正我這裡就是否認三連。
別問,問就是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技術升級。
接下來嚴建丹親自在釋出會上公佈了“星網”專案的三步走計劃。
第一步是在2016年內完成在軌道高度550千米左右部署8960顆衛星,這些衛星主要採用Ku、Ka頻段,單星通訊容量約30Gbps,全系統資料吞吐量可達150Tbps;
第二步是在2018年內完成在340千米左右的軌道高度部署超過1.5萬顆衛星,所用頻段在原Ku、Ka頻段的基礎上增加V頻段,進一步增強“星網”系統的覆蓋與傳輸能力。
第三步是在2O2O年完成2.6萬顆衛星部署並組網,衛星頻段在原Ku、Ka和V頻段基礎上增加E頻段,可用頻寬增加5倍,能夠極大地增強“星網”系統容量。
該專案的總預算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其中5萬顆衛星的平均成本預估是200萬元人民幣一顆,總計需要1000億元人民幣的預算,佔專案總經費預算的三分之二。
……
此專案一經公佈,當天便成為了頭版頭條的大新聞,“星網”、“九天星網”成為了熱搜關鍵詞,引發了各路人士的熱議。
本月中旬那會兒九州藍箭剛剛搞了大新聞,還重新整理了“一箭多星”的世界紀錄。
外界這才明白原來是為“星網”佈局,九州藍箭那邊剛剛大獲成功,這麼快就成立九天星網,外界也發現群星資本在太空領域的佈局當真是下足了血本。
太空工程專案是一個接一個,大家也震驚的發現,最近五年以來國內乃至在世界範圍內太空領域的重大專案工程,幾乎都跟群星資本有關,也幾乎都是群星資本推動的。
土星探測、火星探測、巡天空間望遠鏡、天空之鏡這些專案雖然不是群星資本直接推動的,但推動這些專案的自然科學基金卻也是群星資本提供的資金,四捨五入可以直接預設就是群星的手筆。
群星資本直接推動的專案更是誇張,比如永久性在軌執行的軌道礁空間站專案,還有堪稱科幻級被眾多網友戲稱“迷你版戴森球”的空間光能電站“逐日工程”專案。
很多國內的吃瓜網友都感覺特別夢幻,這些事情要是擱在五年前都是不敢想的事情,現在都在一一切實推進當中,不是什麼PPT計劃,都是玩真格的。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