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有了5%的價差,就意味著有巨大的套利空間,等於是給了非鎂西方的客戶當中間商賺價差對沖的機會,甚至對沖完了還能有些賺頭。
要是膽子大一點,腦瓜子靈活一點,動用一些金融工具放大倍數還能血賺。
方鴻知道當正式確認漲價之後,阿鎂是肯定不會直接過來下單子的。
一方面更貴不說,另一方面這個臉丟的太大了,丟臉才是大事。
阿鎂要是真的乖乖接受漲價並且照樣採購下單,那麼在世人面前的威嚴就此掃地,尤其是讓那些小弟們看到大哥好像搞不過東大,心裡會動搖,阿鎂肯定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就算知道自己搞不過東大,但一定不能讓小弟知道真相。
而這恰恰給了其它非鎂西方的客戶機會,聰明的人必然會在這個時候以漲價20%的價格從東大那裡大面積的進貨,本來他自己只需要進貨1億美元就夠了,結果直接一口氣下單11億美元。
然後把這多進貨的10億美元的單子轉手賣給阿鎂,進貨價漲了20%,賣給阿鎂的時候那就23%嘛,就可以從中賺3%的利差。
而阿鎂也肯定買賬,一方面是臉面威嚴勉強保住了,另一方面比直接去東大那邊下單還便宜2%,那就沒道理不接這個單子。
如此一來,就會出現這樣的畫面。
阿鎂明面上硬氣的很,直接公開喊話表示你漲價我就不買,話音剛落就私底下跑去中間商那裡進貨了,而中間商又跑到東大那邊去進貨,然後回來就賣給阿鎂,順帶賺取3%的利差。
明面上的資料就會出現東大對阿鎂的貿易額下降,但是東大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出口貿易額出現大幅攀升。
有些國家莫名其妙的大幅增加從東大那邊的進口規模,明明自個兒的體量根本消化不了那麼多的產品,需求卻暴漲,那是因為阿鎂偷偷在夜裡低調的跑來進貨啦!
這一波漲價,群星系的企業拿走20%的漲價利潤,給那些二道中間商預留5%的最大套利空間,讓他們從歐鎂人手中套利,至於他們能夠在實際上賺到多大的利差,是1%還是最大5%那是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但想拿到這5%的最大利差並做二道中間商,還得看跟群星系企業的的關係好不好,這是在給他們賞一口飯吃。
漲他們20%的價格,他們非但不會罵街,反而還要感恩戴德,真正罵街的只有鎂西方,尤其阿鎂。
……
末了,方鴻思量了一陣子,緩緩說道:“趁著這次對外出口產品的漲價視窗,我群星集團也該著手處理手中的美債了,目前群星手裡總共捏著多少美元債?”
過不了幾年,全球去美元的大潮勢如破竹,美元就要成廢紙了。
不出意外,本週過後阿鎂就要開啟無限QE模式,開始無限制瘋狂印鈔把鎂股頂上來,短短兩三年阿鎂就會把債務規模瘋狂擴張到35萬億美元的地步,光是利息就超過了1萬億美元。
這筆債務根本就不可能還得起,方鴻算了算時間,琢磨了當下的全球態勢,手裡的美債得儘快處理運作起來,反過來給美元來一記釜底抽薪。
田嘉奕回答:“總共有5500多億美元,此外國家持有6574億美元,籠統的一算總共四1.2萬億美元。”
聞言,方鴻不由得問道:“這麼合起來算,咱們等於是全球最大的美債持有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