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09章【星宇科技新能源車也要上無線充電功能】

現在的無線充電技術雖然已經應用,但是場景有限,主要是距離限制,手機得放在基座臺上才能無線充電,距離拉開就不行了,雖然已經很便捷,但還不是最終形態。

真正的終極形態是不受場景制約,隨時隨地在APP上操作一下確認充電就能接收能量無線充電。

甚至完全不需要使用者自己主動去做這個操作,給AI助手小綾同學一條指令,以後手機電量下降到使用者預設的數值,小綾同學就會自行開啟充電模式。

而且,這一技術的突破,對MIX系列頭顯產品更是史詩級的加強,這產品現在最大的痛點就是續航還不是很強,電池增大又會增加頭顯的重量,但只要這一技術突破,現在的痛點就煙消雲散了。

星宇科技除了在旗下的STAR系列智慧手機、MIX系列智慧頭顯等終端裝置已經應用了無線充電技術之外,馬上也要在新能源車上應用。

事實上,自從去年釋出了SCN3和SCU3這兩款新能源車不久之後,就已經有車主使用者在社群裡提意見,要是車能夠自己進行充電就好了。

這車的智慧駕駛系統在業內一騎絕塵、獨步全球,車主們幾乎都不用自己去停車,很少去地下停車庫。

要出行的時候,車主只需拿出手機在APP上進行召喚,車就能根據手機定位的座標自行從車庫裡出來,然後開到車主當前所在的位置,回來時車主下了車,車自己就會去找車位停好。

高度的智慧化和無人自動化,這些都不需要車主來操作,但是給車充電這個事情,目前還需要車主自己去充電樁拔線接線。

這一點星宇科技新能源車研發團隊早就在考慮了,早在旗下的智慧手機終端裝置應用了無線充電功能之際,就已經在想著怎麼讓新能源車也應用上無線充電功能。

星宇科技在智慧手機實現無線充電的時候,其實就可以為新能源車搭載這一功能,那是兩年半之前的事情了。

之所以沒有給SCU3和SCN3配置無線充電功能,是因為無線充電的效率還是太慢。

現在的有線充電,快充模式能夠在1到1.5個小時將電池充到80%左右的電量,慢充模式需要6至7個小時左右才能將電池完全充滿。

而當時的無線充電效率如果搭載在SCU3或者SCN3的純電車型上,10個小時的時間也僅僅只是充至45%左右的電量,幾乎要一天時間才能把電池充滿,這當然沒法上。

不過這都是兩年多以前的技術水平,而今的技術已有了長足進步,已經把時間縮短至3個小時即可將電池充滿電量,具備了實際應用的能力。

星宇科技也已經確定了要在下一代新能源車產品上搭載無線充電技術,鋪設的充電樁設施也為升級無線充電技術預留了空間,不需要把整個充電樁都更換掉,相當於是新增一個模組部件。

顯然,打從一開始,星宇科技就規劃好了無線充電技術的應用。

這其實也很正常,因為「逐日工程」專案更早就已經成立,那個時候別人也許不相信,覺得這是群星集團在畫餅。

但星宇科技作為群星系「嫡長子」一般的存在,肯定是奔著將來空間光能電站問世而為自身發展對應的制定戰略規劃。

三十年的光景很漫長,但也很短暫,是可預見的未來。

當空間光能電站正式竣工並投入運營,緊隨而至的是無線輸電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必將深刻的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屆時,再也不會出現大面積的停電,到時候地面都是一個個的二級傳輸能量基站,以城市為單位分佈。

偏遠的西部地區、高海拔高原地區也再無供電之難,不需

要為了把送過去而耗費巨大的成本架設數千公里的高壓輸電線,兩者的成本一定是無線輸電接收站更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