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03章【場外資金已不是跑步進場,而是衝刺入場】

新交所方面剛剛把“意見稿”釋出出來,不到一小時的時間便衝上了熱搜,由此可見大家對這個事情的關注度有多高,也說明了大A的股民規模之龐大。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搜尋詞條上了熱搜,“牛市要來了麼”這一關鍵詞也在迅速飆升,這會兒已經衝到熱搜榜的第12名,相信要不了多久便能衝進熱搜榜前十。

牛市要來了麼?

這個問題想必是無數人最想知道的。

現在無論圈內圈外,都在關注資本市場,股民們都在討論新交所市場“T+0”新規的事情。

某股票交流群,一位有著超過二十年經驗的老股民也在參與討論,只見他在群聊裡發訊息:[雖然是單次T+0,但大A能夠邁出這一步我還是有點意外的,其實T+0在大A是很難實現的,箇中阻力難以想象,因為國內的散戶遠比國外散戶聰明,機構從內心真的害怕博弈不過散戶,當然這也從另一層面詮釋了新交所的難能可貴。]

他這訊息發到群裡,很快就有一個群友討論:[機構怕散戶?你扯蛋,九三年大A搞T+0那幾年散戶都虧沒了。]

看到這個訊息,這位老股民立刻再發訊息:[那會兒虧沒了?簡直胡說八道,那幾年滬指都炒翻倍了,而且散戶還沒有電腦,真正的大牛市,無論散戶還是機構都是賺錢的,只是T+0把機構持倉成本炒高了。]

這老股民繼續編輯文字發到群裡:[後來牛市結束了,船小好調頭的散戶跑太快,全溜了,你聽說過那幾年有散戶喊虧的嗎?或者聽說過有因為炒股跳樓的散戶嗎?]

老股民飛快的發訊息:[機構不能完全脫身,出不來,吃了散戶的大虧才改T+1的,我是從那時候就入市的,經歷過也清楚的記得,你自己去看看那幾年滬指T+0的歷史走勢,牛市結束下跌波段很緩慢,沒有直線跳水現象。為什麼?因為機構不能完全出貨。你不信可以去問問那些年炒股的老人就知道了。]

不一會兒,另外一個群友發訊息評論:[其實要辨析很簡單,逆向思維一下就很容易得出結果,假設T+0這麼容易收割散戶,那麼國內的機構、大資金為什麼害怕?不應該強力支援?再一個,國內機構為什麼害怕而不去華爾街收割呢?]

另一位群友發訊息:[確實。]

之前的老股民也很快發了一條新訊息:[其實新交所現在也挺不錯了,我也不是說非要散戶T+0,而是你們去看隔壁兩市搞個轉融通讓機構變現T+0,散戶還是T+1,倒反天罡,簡直逆天,機構還要對散戶在資訊層面進行降維打擊,你在這樣的場子裡玩,能贏?]

又一位群友參與討論:[確實,這兩年我在新交所買個新證50ETF穩穩賺錢,也另外開了一個新號拿了一些資金在隔壁兩市玩兒,還是嘎嘎虧,根本玩不過,隔壁那場子,機構是全方位的武裝起來,各種做空、過橋減持、光是三種交割日都一個月一次了,比老鎂三個月一次還厲害。]

不一會兒,一位散戶也在這個交流群裡發表自己的看法:[轉債T+0啊,可以去玩,保證虧的你渣都不剩]

另一個群友:[可轉債沒有流動性,不能相提並論。]

前面那位散戶立即跟進:[一個小散,有多少錢?還要考慮流動性?]

片刻後,炸出了一個可轉債玩家參與討論:[雖然今年三月份我在可轉債上賺嗨了,不過相對於正股,可轉債的流動性確實不行,散戶幾十萬的資金其實就可以輕鬆影響一個可轉債的日內走勢,轉債市場散戶也很多,但就是沒有流動性,停牌太厲害,機構那些博士碩士就是嘴炮,不敢和散戶在裡面真刀真槍玩兒,他們大資金進來之後肯定出不去。]

另一位群友發訊息:[講道理,現在還能在隔壁兩市活躍的散戶,沒被市場給滅殺的,都雞賊的很,能在這樣場子裡還能活著,本身就十分牛筆了,還能賺錢的更是強中手了。]

……

訊息公佈出來之後,從後續的反饋來看,幾乎是清一色的支援這個新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