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5章【各路車企紛紛加入價格戰大亂鬥】

眼下BBA系列品牌在大中華區市場的營收銷量如此慘淡,可不是說國內處於經濟寒冬,恰恰相反,今年東方大國的經濟好的讓自己的都不敢想象,絕對是近20年來最好的經濟環境。

答案不言而喻,只是BBA系列車的寒冬而已。

其實遭遇寒冬的還有小本子和棒子的車企,它們也在被國產車瘋狂擠壓,甚至比BBA更慘,幾乎沒什麼聲音,連關注的人都不多,BBA好歹有人「上香」拜一拜,本子棒子死了都沒人看幾眼。

要說懲治小棒子和小本子,根本不需要太刻意去針對,幹爆它們的汽車和積體電路,它們就得嗝屁。

這些年小本子和小棒子的日子是真的過得不好,小棒子就不說了,智慧手機老早就活不下去而灰溜溜的退出了大中華區市場,已經這麼慘了,還不是最慘,最慘的是還要被它們鎂爹瘋狂收割榨取剩餘價值,這倆貨其實已經是餐桌上的一盤菜,只不過還想做一做徒勞的掙扎罷了。

最近這些年來,尤其是近兩年來,不少公知大V總是在說外資正在持續撤退離開大中華區市場,而且還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

但事實的真相是,那些所謂撤離大中華區市場的外企,他們是一萬個不願意撤,是本土崛起的國產替代,那些外企競爭不過而敗走大中華區市場,說撤出只不過是給自己找個臺階下來而已,是最後的體面罷了。

跨國企業只有瘋了才會主動放棄一個擁有14億人口規模的超級市場,邏輯上就根本說不通,企業怎麼可能會跟利潤過不去的?那些鎂西方的企業不就是因為競爭不過國內的企業,不行了才灰溜溜的敗走嘛。

現在終於輪到汽車行業了,作為高階品牌代名詞的BAA系列今年在大中華區市場的業績如此慘淡,但是大中華區市場的汽車銷售規模卻沒有縮水反而有所上漲。

答案也不言而喻,BBA失去的份額被別人搶佔了,就是星宇科技。

今年1月至8月份全系列產品交付了超過67萬輛,如果沒有星宇科技的出現,這些銷量大機率都會被BBA所瓜分,但現在全都入了星宇科技之手。

到了現在,BBA終於是徹底蚌埠住了,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試圖以價格保市場,於是才出現了勁爆的跳水大降價。

原價335萬元的賓士C200L,在某些經銷商手中竟然僅需20萬元左右便可提車,優惠了超過13萬元;寶馬i3也不甘示弱,原價3539元的它,在o車價格上竟然能夠去到18萬至20萬元,彷彿被攔腰截斷;奧迪的幾款車優惠價可以去到21萬元,如果入門級車型,優惠之後的價格甚至僅為19萬元。

這些車企彷彿是集體在進行一場五折大甩賣,讓人不禁感嘆市場的殘酷與無情。

正是這樣的降價力度,才有了那句「再不努力工作,就只能開BBA」的新鮮熱梗。

面對銷量與市場份額雙重下滑的慘淡局面,BBA等傳統豪華品牌不得不採取降價策略,試圖在愈發激烈的國內汽車市場中尋求新的生機與出路。

隨著BBA打響了價格戰,其「戰火」很快就燒到了「隔岸觀火」的眾多國產車企的頭上,包括眾多新能源車。

這一點倒是與方鴻上一世來了個倒反天罡,在方鴻的上一世,是國產新能源車汽車率先掀起價格戰,把「戰火」一步一步燒到了「隔岸觀火」的BBA頭上。

進入10月中下旬,汽車市場的「價格戰」全面打響,國內外各大車企除了星宇科技之外,都在瘋狂降價促銷,比雅迪旗下的一款車直接幹到了10萬元以下,讓人目瞪狗呆。

現在不僅僅是高階市場的BBA感受到了莫大的生存危機,30萬以下的甚至20萬以下的市場

各路玩家也都倍感刺骨的冷,因為大家都沒有忘記有一位叫「通泰」的曾經都看不上眼的玩家即將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