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後一個交易日,三大股指強勢上揚,收官之戰圓滿落幕。
總體而言,A股市場在全年行情主要分為三大各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在年初至三月份期間的口罩黑天鵝衝擊階段,然後便是四月至七月的修復期階段,最後便是7月至年底的後口罩時代階段。
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資本市場一波三折,指數上漲的背景下是結構的持續分化。
下午,靜心居別墅。
田嘉奕正在向方鴻彙報年末收官之後的市場資料表現:“新交所市場今年完美收官,新證50指數在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在了10537.72點位置,年線走出五連陽,年內累計上漲達+67.45%。”
如果按照年內最低點5262.42點起漲計算,新證50指數創下了+100.24%的區間漲幅,實現了翻倍。
方鴻滿意地點了點頭:“確實是完滿收官。”
田嘉奕看了看手中的材料,繼續說道:“根據Wind資料顯示,在全球17個主要股指當中,2020年全年,有12個股指上漲,5個股指下跌。亞洲、北鎂股指全線領跑,佔據了前10位。”
“其中新交所市場新證50指數以+67.45%的全年累計漲幅穩居榜首,其次是納斯達克指數累計上漲+43.64%,深成指累計上漲+38.73%位居第三。”
北鎂三大股指除了納指之外,標普500指數全年漲幅+16.26%,道瓊斯指數全年漲幅+7.25%,今年北鎂三大股指再次被新交所市場壓制的死死地,而且是全面壓制。
這給新交所市場帶來了什麼好處?好處就是從北鎂資本市場搶走了大量的全球流動性。
田嘉奕翻了一頁材料:“2020年A股三大交易市場全年成交總額創紀錄的達到了510.7萬億,其中滬深兩市205.7萬億,新交所市場的全年成交額305萬億,日均成交額超1.25萬億。”
今年券商板塊指數能夠突破2015年的高點,這便是答案。
新交所市場2019年的全年成交額是220萬億,今年比去年多了足足85萬億,305萬億的全年成交額是隔壁滬深兩市之和的1.5倍。
田嘉奕繼續彙報:“今年總共有313家企業註冊上市登陸新交所市場,退市79家,目前上市公司總數為2063家。”
聽著彙報的方鴻點了點頭沒有作答,新交所市場目前維持2000家上市公司的體量,已經完全可以承擔貨幣蓄水池的功能。
不出意外,按照目前的進展穩定推進下去,五年後的新交所市場總的上市公司規模應當會在3000家的體量。
田嘉奕說道:“新交所市場年底收官的總市值突破了百萬億大關,具體市值規模106.75萬億,較之去年增漲了31.43萬億,哦對了,滬深兩市的總市值達到了79萬億,增加了20萬億,現在的A股市場總市值達到了185.75萬億之巨,今年累計增加了51萬億之多。”
說到這裡,田嘉奕抬眼看向方鴻:“同期的美股總市值40.72萬億美元,按照現在6.32的匯率,A股總市值約29.39萬億美元,體量與美股愈發接近,今年的資料膨脹的有點太多了,已經大幅偏離了GDP的總量,有脫實向虛的風險。”
聞言,方鴻頗為淡然:“脫實向虛的是隔壁兩市,水分太大了,擠掉了之後不會超過今年GDP總規模,問題不大,明年咱們把牠吸血新交所市場的管子給拔了,隔壁兩市沒了最核心的支撐,肯定會均值迴歸。”
今年隔壁兩市跟著大漲,增加了20多萬的市值,幹到了近80萬億的高度,確實是泡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