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如此困境的BBA系列品牌好說歹說還有人討論,還有樂子人網友圍觀編段子什麼的,最慘的是小本子和小棒子的汽車品牌,悲催到都沒什麼人討論。
如果說BBA再慘也少不了一場風光大葬的話,那麼小本子和小棒子的汽車品牌在大中華區市場絕對是秘不發喪。
今年一季度的資料顯示,小本子的汽車品牌在大中華區的市場份額已經跌破了10%,過去的二十年來,東大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汽車產業也迎來了風口,小本子系的汽車品牌直接起飛,到2018年,小本子的汽車在大中華區市場的份額達到了30%之多。
大概是每賣出三輛車左右就有一輛是小本子系的汽車,在其最火的那幾年,很多熱門車型都供不應求,甚至要進行加價才能購買,那時何其風光啊。
在那時候,但凡你說要買車,身邊總會有一堆人安利小本子系的汽車。
無非是省油、保值、科技等等。
而今不過時長兩年半的光景,小本子的汽車品牌在大中華區市場的市佔率直接腰斬之後再腰斬。
對於小本子而言,汽車工業是牠的絕對支柱,其本身沒有資源,可以這麼說,只要幹爆了牠的汽車產業,小本子不死也得殘了廢了。
但要說最最最慘的,當屬是小棒子的汽車,在今年一季度的資料顯示,其在大中華區市場的佔有率已經跌破了1%,基本上是要步三星手機的後塵,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了。
曾經的棒子系汽車也在大中華區市場輝煌過的,其歷史最高市佔率是在五年前達到了7.35%左右,到了今天距其歷史峰值已經縮水了超過87%以上。
顯然,大洗牌的時代就在當下,事實勝於雄辯。
這些國外的汽車品牌不但在大中華區市場被崛起的國產汽車品牌不斷擠出,這只是開始,國內的汽車品牌陸續將戰略佈局拓展到全球視野。
不但在國內市場追著他們一頓爆錘,在全球市場也開始追著他們打。
星宇科技、通泰汽車等企業已經開始正式進入全球化市場的佈局,星宇科技旗下的“全家桶”產品都已經做好了全面出海的準備。
因為時機已經成熟,技術面也初步到位了。
……
“參考去年BBA等品牌在鵝市場豪華端的銷量資料,我們綜合分析評估得出我們的N4和U4在鵝市場的年銷量最大應該在3萬輛左右,至於SCA和SCR一年能各自賣出500輛就很不錯了。”
說這話的人是秦豐,此刻他正在跟來到星宇科技總部的方鴻談論進軍大鵝市場的事宜。
作為一個新能源汽車品牌,敢去大鵝家的市場不是瘋了就是有真本事。
因為大鵝家的地理位置處於極寒的高緯度地區,對新能源電動車是很不友好。
比雅迪出海可比星宇科技早很多,目前在海外的銷量也是猛增的狀態,但是比雅迪在大鵝市場的銷量根本進不了排行榜。
原因就在於此。
新能源電動車在大鵝的市場水土不服,該市場銷量排行榜前十榜單就沒有新能源車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