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9章【巡天望遠鏡升空】

火星探測專案團隊公佈的那張照片被各大媒體刊登在頭版頭條新聞上,吃瓜網友們也都競相轉發。

隨著這個新聞的發酵,一下子把大家的視野和關注焦點拉到了仰望星空上來。

有不少的網友感慨,地球上的那些紛爭,在浩渺無垠的宇宙中是如此不值一提,在這一刻,人類各族群之間似乎才少有的把自身代入一個叫“人類”的整體當中。

不過也僅此而已,紛爭依舊還會繼續。

恰逢此時,“巡天空間望遠鏡”即將正式發射升空。

這個耗資巨大的太空探索專案算得上是一場豪賭,因為它跟鎂西方的“哈勃望遠鏡”不同,只要一發射升空就基本上聽天由命了,只能依靠遠端控制,根本不能像在近地軌道距離地面600公里的“哈勃望遠鏡”那樣還可以派人上去維修和定期做個保養什麼的。

而“巡天望遠鏡”只要發射出去,諸如維護、維修等等,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因為它要被送到距離地球150萬公里處的拉格朗日L2點位置,月球距離地球38萬公里,L2點的距離相當於地月距離的4倍左右,基本上沒有後期維修的可能,至少目前的技術水平做不到。

如果發射之後出現了什麼問題,700多億的就等於打水漂了。

值得一提的是,方鴻給了這個專案接近1000億的誇張預算規模,幾乎是除去“逐日工程”之外最不缺經費的一個太空專案工程。

花不完,根本就花不完,最後還省下了接近300億的預算經費。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巡天望遠鏡升空失敗了,也不完全打水漂,因為產業和技術留下來了。

別看只是一個望遠鏡,但這裡面涉及了很多前沿高精尖技術,之後這些技術成果也會延伸應用到很多其它領域,比如積體電路、光學電子等。

方鴻最開始的另一個戰略目的,就是發起這種超級太空工程專案來帶動高階產業和前沿技術的創新,以及人才的儲備,所以最壞的結果也勉強能夠接受。

怎麼著,技術有了,產業也拉起來了,而且都是高階技術產業。

……

三天後。

天文學界期盼多年的“巡天空間望遠鏡”終於要在今天正式發射升空,這個事情本來的關注度並沒有那麼高,但因為火星發現古生物化石的新聞轟動世界,也讓更多的人將目光聚焦在東方大國的一系列太空探索活動身上。

早上7點22分,九州藍箭旗下的“LJ7C”型可回收火箭搭載著“巡天望遠鏡”發射升空,而且是進行直播發射,成千上萬的吃瓜網友們都在直播間裡見證這次發射。

隨著時間的推移,火箭順利升空並實現了回收,而“巡天望遠鏡”也成功送出大氣層進入到了太空。

不過,被火箭送入太空只是剛剛開始,在飛往2號拉格朗日點的過程中,“巡天望遠鏡”的後續展開工作才是本次任務最大的挑戰。

而且這一次的太空任務,科研團隊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供參考,無法摸著石頭過河,自身就已經是走處在人類在該領域的最前例。

鎂西方的“哈勃望遠鏡”只是在地球600公里的近地軌道高空執行,並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

這次發射直播的實拍畫面並不是很多,絕大部分都是以CG動畫的方式展開。

在與二級火箭分離之後,鏡頭才給到了“巡天望遠鏡”的實拍畫面,這是用火箭內建的攝像頭拍攝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