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懂具體要怎麼做,但是我可以想象在這樣的地方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付出多麼艱辛的努力。”
大家都心有慼慼,神色嚴肅。
在這些治沙人的面前,必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接下來,大家分成了兩組,跟隨兩個當地居民過到一群人正在忙碌的地方,分別跟隨一個人學習如何種樹。
帶林啟榮和潼潼的是一箇中年男子,風沙在他的臉上留下了歲月的痕跡,但是他臉上燦爛的笑容,卻讓人覺得無比溫暖。
“大哥,”林啟榮和他笑道,“你在這裡多久了?”
他想了一下才回答道,“十幾年了吧。”
“那很久了。”
“沒辦法,沒有那麼多時間,樹木成活不了。
種了死,死了種,一次又一次地種,然後就活下來了。”
中年男子面色平淡地說道,彷彿他說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樣,讓林啟榮肅然起敬。
能夠十幾年如一日地種樹,能夠忍受一次次的失敗,這樣的人如何不值得尊敬?
隨後他和兩父女示範了怎樣種樹。
“種樹的關鍵在於固沙、固水,具體操作起來又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們今天需要做的是固沙,然後再考慮種樹的事。
固沙的辦法是用稻草、麥稈編織的草方格埋進沙中,可有效阻止黃沙的蔓延流動。”
他指著四周,一個個草方格形成了一排排的模樣,大家忙碌的最重要的就是扎這個草方格。
林啟榮聽說過這樣的方法,是一代代治沙人總結出來的土辦法,效果卻非常不錯。
“然後是在草方格里灑下一些草籽,讓它自由生長。
最後是在沙土裡打一個坑,把包裹著水分和泥土的樹種或者樹苗種進去。
這樣僅僅做了一半,之後還要經常澆水,讓它充分吸收水分,才有可能成活。
接下來就是看天了,能夠成活就是萬幸了。”
林啟榮默然,這是典型的事倍功半,是非常困難的事。
不像一些地方,春天把種子往地裡一灑,然後等秋天收穫就可以了。
彼此之間天差地別。
但是再困難,總需要有人去做,他們就像是這個時代的愚公,明知很困難,卻義無反顧地做下去。
接下來這位老鄉帶著林啟榮和潼潼實地學習如何扎草方格,如何打孔把樹苗種下去。
潼潼親手把一顆小樹苗種了下去,神情非常專注,嘴裡唸唸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