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唐宋生日過後,元家兩兄弟面臨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唐宋和他們的見面次數遞減,由最開始和兩兄弟的每週一見,漸漸變成了一兩個月才能見到其中一人。
“元明哥哥?”“……是元清哥哥。”“哦,”唐宋尷尬地撓撓頭,“太久不見,有點分不出你們了。”元清詢問的目光投來:“那宋宋怎麼總把我認成元明呢?”唐宋一愣,隨即接道:“我也總把他認成你啊。”元清沉默了一會,最終還是和唐宋道別,匆匆回家去了——繁重的學習壓力和父母的道德壓制以及其它什麼東西,都不允許他再放任自我。
唐宋身邊只剩下夏九朝了,因而她感到些許孤單,仍是那個內向的唐宋,她現在有許多話都只能寫在本子上。所幸,夏九朝並沒有把唐宋拋棄,這讓唐宋有些許安慰。
對於操場上奔跑玩耍的初一學生,這一年過得極快,日子在各種比賽各種活動中溜走了,卻總有人希望時間能再快點;對於教室內奮筆疾書的初三學生,這一年過得極慢,日子在各種考題各種試卷中蠕動著,卻沒有人希望時間能再快點。
終於,六月來了,元明和元清走出考場的那天,唐宋和兩家父母都在等他們,二人都沒有什麼表情,看不出喜悲。唐宋也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不安。
最終的成績出來了,元明取得了本市第一名的驕人成績,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元清呢?他不像哥哥那樣優秀,雖然二人能進入同一所高中——全市最好的高中,但一個是狀元,另一個,不過是沒有落第。到元家賀喜的人很多,元明不自在地聽著誇獎,元清則把自己悶在屋子裡打遊戲,不吭一聲。
唐海也打算去祝賀一下,順便一起吃頓飯,他想了想,問著唐宋:“閨女,咱們去祝賀一下你元明哥吧?”唐宋剛想答應,但昨晚元清在陽臺發呆的身影突然出現在唐宋腦海中,她感到不安,搖搖頭說:“我不去。”“這孩子今天怎麼了?”母親摸了摸唐宋的額頭說。“行吧,幼暖,”唐海坐回到沙發上,“唐宋不想去就不去了,下次吧。”楊幼暖搖搖頭,轉身進了廚房。唐宋也回到房間裡了。
唐宋認真地在本子上寫道:“難道我不應該高興嗎?元明哥哥的成績多麼好啊,可是我怎麼想著元清哥哥呢?昨天晚上,當元清哥哥倚在陽臺上的時候,他的背影又是多麼落寞!
“現在我的腦子裡滿是爸媽的嘮叨,他們都想讓我向元明哥哥學習,但是我已經快煩透了。我突然開始可憐元清哥哥了,他的成績只能說中等,最多中等偏上,而元明哥哥的成績那麼好,他的爸媽也會像我爸媽一樣那麼說吧,壓力便產生了,我想我今天不去元家也是這個道理吧。”
唐宋的不安又加重了,可她找不出不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