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南陽,聽你這意思,你們男單也有點東西啊?”
葉禾晚身子微前傾,扭頭看著路南陽。
路南陽沒立即說話,只是嘴角隱約扯出一個類似嘲諷的弧度。
他意味不明地笑道:“誰家沒有點說不清的事呢?”
路南陽作為華國自平昌冬奧週期開始的“男單天降紫微星”,從正式開始國內比賽起就備受矚目。
想起從前。
華國男單在國際上幾乎是斷斷續續的狀態,一會有人,一會兒無人。
其實男女單都有點像,有成績好的華裔,但偏偏本國出成績的就是比較少。
好不容易出了個本土的路南陽,幾乎都是把他當個稀罕寶。
路南陽從十來歲正式開始國內比賽後,就開始攢積分參加國際比賽。
作為華國男單歷史上第一個登上世青賽和世錦賽等國際A級賽事領獎臺的選手,又成功開啟男單四周跳時代。
可以說,路南陽是華國毫無疑問的“男單一哥”。
或許,也可以說是華國男單的遮羞布。
能參加花樣滑冰國際A級賽事的男單選手幾乎都是在本國都響噹噹的人物,實力水準自然都屬於前列。
因此,單看他們的比賽看不出來太大的問題。
但要是看國內的話,就會發現,路南陽的第一是斷層的。
他和第二的選手拉出的成績太多了。
這也就意味著,一但路南陽不參加比賽,那麼華國男單可能就很難有機會站上領獎臺。
至少在這個北奧週期會是這樣。
因為這不是預測,這就是現狀。
路南陽自平昌冬奧結束後,狀態就一直不大好,比賽不時失利。
雖然在盡力調整了,但一時半會兒,在同批選手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的情況下。
路南陽在這兩年代表華國站上領獎臺的次數,確實是比以前少太多了。
冰協在施加壓力,國家隊在施加壓力,各方都在施加壓力。
多重壓力下,最緊繃的就是路南陽本人。
但其實,這種現狀不僅僅是針對路南陽,針對男單。
雙人滑,冰舞,女單都是如此。
華國花樣滑冰四項運動在平昌北奧週期都陸續冒出紫微星,出現代表人物。
可同樣,暗流湧現,也有著隱藏的危機。
一但這些選手後面不參加比賽了,沒有接力的下一代選手。
那,這不就是曇花一現嗎?
可他們要的不是曇花一現,是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