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一章 亂世佳人(求月票!)

直到現在,遼國其實一直都堅持著全民皆兵,這也是遊牧民族的傳統。

這也使得,遼國的戰爭動員能力是極為驚人的,根據史料記載和後世的統計,在極限動員的狀態下,遼國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就把軍隊擴充到一百六十四萬餘人。

而且遼軍全都是馬軍。

換而言之,有一百六十四萬人,就至少有一百六十四萬匹馬。

按照燕雲地區的人口是遼國的三分之一來算。

燕雲地區的戰馬的數量至少是五十萬匹。

再去掉雲地的戰馬,在遼國全盛之時,整個燕地三十萬匹戰馬肯定是有的。

這種情況下,遼國就是再在燕地反覆薅羊毛,理論上來說,李存想要在燕地搞出來五萬騎兵,也應該問題不大。

而且,僅耶律大石和蕭幹手上,就有兩三萬匹戰馬,刨除李存答應給他們的一千匹,還是應該有兩三萬匹。

不過——

為了確保自己真的可以組建出來一支五萬人馬的騎兵,李存又提出來了自帶馬匹的應召者優先錄取的招兵政策。

當然,這個前提是,李存提出來了的招兵計劃是,只要是被兵部選中的騎兵,實習期月錢一貫半,轉正兩貫,自帶馬匹的,在士卒期軍餉翻倍。

另外,跟別的乾軍一樣,新招募的燕兵,每升一級,軍餉也增加半貫。

遼國的軍餉比大宋王朝的軍餉要低出很多。

——這主要是由於兩國的國力和經濟水平差距太大而導致的。

這種情況下,按照李存根據大宋王朝的軍餉標準制定的大乾王朝的軍餉制度,在燕地這裡招兵,對於燕地的人來說,那肯定是極為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對於那些自帶馬匹的騎兵而言。

——在他們看來,大乾王朝這軍餉絕對是高到不能再高了。

其實也有人勸李存考慮燕地與大乾王朝和大宋王朝的實際情況不同,建議李存可以少給燕兵一些軍餉。

可李存考慮到,在同一支軍隊裡無緣無故的就搞出來兩種軍餉制度,那不是在製造矛盾,使得軍隊跟自己離心離德嘛。

要知道,軍隊這裡可是最忌諱不公平了。

所以,李存力排眾議,堅決的給燕兵和南兵一模一樣的軍餉。

至於燕兵能帶來馬匹,那是人家的本事,南兵要是也能搞來好馬,在士卒期,李存也給他們軍餉翻倍。

……

夾山。

得知耶律延禧又去打獵了,蕭貴哥不禁長吁短嘆。

蕭貴哥是耶律延禧的元妃,她也是遼國第一奸臣蕭奉先的親妹妹。

耶律延禧這一生共有一位皇后、三位王妃。

當然,耶律延禧還有一些昭容、昭儀、淑儀、和儀、麗儀、順儀、芳儀等嬪御。

不過由於耶律延禧並不是太好女色,這些嬪御並沒有得到耶律延禧太多的臨幸,也大都沒有為耶律延禧生過孩子。

加上,遼國的制度是,妃和嬪御之間的身份相差很大。

——在遼國,嬪御的身份比宮女也高不了太多。

所以,耶律延禧最重要的四個女人是:皇后蕭奪裡懶、德妃蕭師姑、文妃蕭瑟瑟和元妃蕭貴哥。

蕭師姑早年就因為兒子夭折傷心而死。

蕭瑟瑟兩年前被昏庸的耶律延禧給賜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