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妻子說完,保羅安格爾挨個問到他們的題目,第一個輪到的就是年紀較大的茹芷鵑。
「我準備聊聊反思文學。」
茹芷鵑作為反思文學的代表作家,自然最擅長的就是反思題材,而王安逸也跟她母親一樣,也準備談反思文學,顯然是有備而來。
「反思文學?」
柏楊、七等生等人聞所未聞,心生好奇。
王安逸簡單地解釋了一番,接著看向方言,「說到這個反思文學,就不能不提到我身邊這位好朋友,反思文***流的,就是從他的***作,《牧馬人》開始的。」
此話一出,一道道目光立刻投向方言。
「怪不得你寫的《拯救大兵瑞恩》,能把戰爭和反思結合得那麼好,能從反思中寫出人文關懷、人道主義和人性善惡,原來如此啊。」
聶華靈恍然大悟。
合著眼前這位,是華夏反思文學第一人!
「《拯救大兵瑞恩》那本書,我也看過了,雖然還沒看完,但我覺得,在戰爭反思這一塊,完全不亞於《現代啟示錄》那部電影帶給我的啟發。」劉武雄忍不住多誇了幾句。
「反思,反思……」
柏楊自言自語,眼睛直直地盯著方言。
方言笑而不語,早從邁克那裡瞭解到,美國在越戰之後,整個社會上上下下處
於迷茫和反思,關於越戰題材的反思電影,層出不窮。
《第一滴血》、《現代啟示錄》、《獵鹿人》、《野戰排》、《全金屬外殼》……
於是乎,環顧四周,「我也非常希望《拯救大兵瑞恩》,能給廣大美國讀者帶去反思。」
「你說得沒有錯,美國現在需要更多的反思!」保羅安格爾站了起來,往客廳走去,很快地又走了回來,手上多了一份報紙。
然後遞給方言,「《***》對你這本書的點評,就是我對這本書的評價。」
「《***》點評了我的書?」
方言挑了挑眉,翻看報紙。
就見在文化版面專門寫了推薦書評:
「這是一部出色的軍事,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單而真實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展現人性的光輝,但過去從來沒有人這樣寫過。」
「………」
「二戰是人類歷史到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一場戰爭,不僅在文字上凸顯了戰場的血腥和殘酷,而且滲透到細微的心理描述和細節表徵中,看到真正的戰爭模樣,瞭解其後果。」
「讓人產生對戰爭與人性的深沉思考。」
「讓人對英雄的定義和軍人的職責反思。」
「就像作者在序言裡寫到的,為了正義的事業,用生命做一次衝鋒,那是備受世人以及全世界敬仰的英雄,但若不幸捲入非正義的戰爭,那將會迎來像越戰一樣的道德危機。」
「我覺得任何一個美國公民都該看一看。」
「因為我們現在太需要反思了!」
看到這裡,方言強忍住笑意。
自己這是把反思券賣到了美利堅啊!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