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既定,易雲鶴分出五萬人由此向北迂迴。路過津同地區,又以安德名義調集兩萬軍隊,繼續前進。
易雲鶴離開後沒多久,裴雲卓便收到靈心城旭挺的指示,大意為兩軍對峙,保留實力,不與魔族起大沖突。他跟隨旭挺多年,對這個有野心,有心機的頂頭上司頗有了解。更何況旭挺已與魔淵在暗中達成共識,自己自然知道他的用意。
由於近日事情較多,魔淵不敢多耽擱,與旭挺私下見面後再次達成共識,之後便馬不停蹄返回西魯。此時,西魯防禦準備已經做好,隨時準備抵禦進攻。而在西魯、通齊四周,各地方勢力也紛紛出兵。同一時刻,易雲鶴率領的一支隊伍由北部奇襲克因的動態也傳到了魔淵的耳中。
自魔族入侵後,平靜了多日的西魯地區將再次被戰火瀰漫。西魯圍剿戰就此展開。
魔淵由靈心城返回,立刻召集眾人分享情報,制定計劃。西魯時此次戰役的主戰場,周圍諸多軍團,唯有風靈比較棘手。而魔淵靈心之行,已經解決了這個大難題,剩下的只有易雲鶴的偷襲部隊,及周圍那些不成氣候的地方軍團。
魔淵分析,這幾支部隊一起行動的機率較大,這樣會使自己措手不及,陷入被動。在風靈一方保持觀望的前提下,魔淵決定主動出擊。想必各地方勢力也不會料到,處於被包圍狀態的己方會大膽出擊。
魔淵定下進攻計劃,在易雲鶴未到克因之前,有元帥青毅向西進攻,魔將定鵬向南,自己則向北。夜路行軍,急襲各地方軍團。卞祿留於西魯向三方傳遞軍情,以防變故。事成之後,三軍調轉方向,由西、南、東三方夾擊易雲鶴。
在靈心,魔淵與旭挺達成協議後,旭挺請魔淵解決易雲鶴此人。魔淵想來並無不妥,為表誠心便應下此事。如今定下三面圍攻之策,更是意在易雲鶴。
定好計劃,眾人分頭行動。魔淵親自率領兩萬餘人,趁夜黑時分,向北而去。
津南,津同地區南部小鎮。津同地方軍隊在此鎮外南側駐紮。魔淵趕到此處時,天色還沒亮。經歷了平靜的一夜,在接近黎明的時候,正是人們防備最為鬆懈的時候。
迅速做好戰鬥準備,在魔淵一聲令下之後,兩萬魔族勇士從營寨四周同時衝出。在駐軍毫無防備之下,眾人迅速衝入營中。
能被魔淵選中,作為首批入靈戰士的,都是魔族中的精英,本就善於夜戰的他們在急襲之下,使靈界的軍隊基本上失去了反擊的能力。
營中主帥在反應過來時,已是大勢所趨了。於是,立即下令全軍向東面撤退,同時派人向風靈駐軍求援。
初戰告捷,魔淵不再追擊。畢竟此戰的目的,是衝散包圍,而非全殲敵人。津同軍隊潰散後,魔淵重整隊伍,留下傷員自行返回西魯,剩下的人向克因前去。爭取在易雲鶴帶隊攻來前,設下埋伏。
另一方面,易雲鶴率軍路過津同後,南行接近克因。行至半途,便收到了津同軍隊潰敗的訊息。這不由得讓他吃了一驚。身處包圍之下居然還主動出擊,這讓他感到進退兩難。魔族既然主動向外迎擊,想必後方防備必定鬆懈,這是進的理由。而包圍圈既然被攻破,對方很難說會不會反圍自己,這是退的理由。
易雲鶴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但他卻是不知道,自己已經進入了敵人的圈套之中。
易雲鶴加快了行軍的速度,在快到達克因村的時候,他遭到了來自三方面的圍攻。不過,他所帶領的軍隊乃是風靈的一部分,算得上是靈族的主要戰力。沒過多久,便穩住了陣腳,相互廝殺起來。
魔族青毅按照魔淵的指示,直取主帥易雲鶴。對陣之中易雲鶴怎麼會是青毅的對手,交鋒數回合後,感到很是吃力,便率先退卻。同時傳令部隊一同後退,退入津同地區之內,重振旗鼓。他料定魔族必會退守西魯克因,不會追來。
此戰若是拖延下去,即使魔族獲勝,也會損耗不少戰力,於是魔淵才會下令直取主帥。但沒想到易雲鶴居然跑的這麼快,自己沒有取其性命,卻也無力再追擊。
此戰到此為止,北線、西線衝破靈界的包圍,但南線卻是有些失利,沒有擊潰孟固的地方軍隊。其次,與易雲鶴一戰只在起初偷襲之時佔了些便宜,之後雙方傷亡相差不多,魔淵準備擊殺易雲鶴也沒有達成。這讓他意識到,風靈的實力還是相當棘手的,自己與旭挺的合作很正確。
易雲鶴退至津同,總算有驚無險,在魔淵與青毅聯合迎擊之下,自己沒有丟掉性命,已然是萬幸了。他不敢再冒然行動,在此地站住腳步之後,立即派人與裴雲卓取得聯絡,商議下一步的計劃。而此時,克因村內陣法之中,又一批勇猛的魔族戰士即將到來,魔淵也在制定著反攻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