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會議室,左右皆是四十平的教室,單人單桌,能容納大約二十餘人左右。
算不得精緻,唯一的優點就是採光極好。
一層合計共有八間,二層則有十間,加起來人數雖然不算多,但在教育署,培養的並非學生,而是將來可以外出授業的老師。
當真要辦學府,沒有老師自然是不行的。
而且,他要教的東西跟當下時代的不同,所以每一份教材都需要他親自編寫。
他呆在草廬月餘,就是在根據自己的記憶來總結歸納出一些相應的教材。
當然,難度不高,科目也並不多。
也就只有語文,數學,物理,思想品德四門課程。
其中大多都是比較基礎的,比如拼音,簡體字,阿拉伯數字,加減乘除,力,重量,諸如此類。
稍微費些心力的,也就是思想品德這一門課程了。
他自然不會在其中寫什麼人人平等,自由民主之類的東西,但諸如一些歌頌人類美好品德的東西倒是寫了不少,還配上了一些相應故事,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其中隱藏的法制觀念。
遵紀守法,依法治國,才是貫穿了這本思想品德課程的核心。
一個月的時間,他分別編寫出了初級,中級以及高階三個級別的教材。
只是到了高階,他大多都只是起了頭,沒有什麼深入的東西,這完全是他水平有限,說實話,中級教材的編寫對他而言就已經十分吃力了。
而且,編寫好的教材若是拿去前世,只怕也是漏洞百出,不堪入目。
但在這個時代,這卻已經是難得的寶貴財富。
王十三郎之所以會答應當這個教育署副署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些教材其中記載的許多他未曾見過的知識。
關於老師的招收和培養,他計劃第一批只招納三十人。
主要是暫時老師只有他一個,很難擴大招納數量。
不過,因為教材簡單,在他的預計之中,半年就可以有部分人初步畢業,可以進行簡單的授課。
然後再繼續招人,形成迴圈,逐步擴大規模。
他希望能在三年內滿足大部分學府的教師需求。
當然,具體的還要視情況調整。
簡單的看了一遍,他與王十三郎,宗成三人就來到了會議室,開始他們教育署的第一次會議。
徐川坐在首位,王十三郎和宗成則各坐於左右。
宗成簡單彙報道:“根據大人的計劃,我已經在城內初步蒐集了三百個符合要求的人員,另外,根據統計,東夷城內至少需要建造四座學府,才能夠暫時滿足初步的教育需求。”
“三百人嗎?先記錄下他們的資訊,我會盡快出一份考卷進行篩除。”徐川想了想道:“四座學府可以先行選址建造了,儘量半年內完成,對了諸侯國的情況打探的如何了?”
宗成略微的思索了一番,道:“諸侯國的情況很複雜,試探性的問詢後,十三諸侯國之中,接受我東夷在其城池建設學府的只有兩家,七家態度不明,有四家則極其反對。”
徐川眸光玩味,淡淡道:“將這四家的情報整理給我,我會找個時間去找這四位諸侯談談。”
王十三郎忽然開口道:“你打算直接用武力逼迫他們服軟?”
徐川平靜的點了點頭道:“沒錯,既然他們認不清自己,我自然要幫他們認清自己。”
他絲毫沒有掩飾,說白了,他如今最大的依仗便是自身,不懼軍隊的可怕體制,讓他的威懾力變得極其恐怖。
他不通政治,卻知道一個萬世不易的道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所以,他從來不憚於以武力去達成自己的目標。
王十三郎剛想說,就算是諸侯國,也有著數千甚至過萬的兵馬,北齊和南慶之所以不動這些諸侯國,就是因為不想將他們逼迫的團結在一起。
畢竟十三個諸侯國,加起來足足十餘萬的兵馬,也算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