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鄭省初帶著人去歙州祭祖,沈存玉到林家拜訪。
不同於在林如玉面前的瀟灑跳脫,沈存玉在房氏和林二叔、溫氏面前,態度恭敬,言語謙卑,舉止得體。
她送上重禮,拜謝林家對祖父的救命之恩。
若非林如玉在觀音山上冒著風險救了受重傷的祖父回廟養傷,沈存玉都不敢想象祖父要如何自救。
再重的禮,都無法表達她的感激。
叔祖不擺架子,待人親和。他的孫女也沒有一點官架子,讓林家人也放鬆了下來。
「堂姐真的是大夏第一女將軍嗎?」阿衡上前見禮後,仰著肉乎乎的小臉問道。
沈存玉一邊笑一邊比劃,「阿衡是不是聽說,咱們大夏第一女將軍力大如牛、身高過丈、聲如洪鐘、眼若銅鈴?」
林家人都被沈存玉的動作逗笑了,阿衡激動得握著小拳頭連連點頭,「嗯!」
阿冬和林如梅姐弟倆也同樣的表情。
「說書人講的大半是真的。」沈存玉彎腰,一本正經向阿衡解釋,「我的力氣比兩頭牛還大,扯開嗓門喊,比鐘聲不小,再過幾年還會長高一截,只是眼睛怕是長不到銅鈴那麼大了。」
兩頭牛?這下不只阿冬和阿衡激動,連林二爺和溫氏兩口子都跟著激動了。
房氏笑著拍了拍兩個孩子的肩膀,讓他們去一邊玩,請沈存玉落座後,房氏把在邊上站著的義子叫到近前,「大福過來。這孩子心眼實誠,不會說話也不會來事兒,請將軍莫怪罪。」
沈存玉笑道,「嬸母叫我存玉就成,大福是靠真本事吃飯的,不用學那些。」
房氏見沈存玉不嫌棄大福,心裡為義子高興,「大福的箭術是你祖父教的,他老人家說大福有射箭的天賦,只是因為才學了半年,還有些拿不出手。」
話說到這裡,早就想考校一下林大福箭術的沈存玉,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於是,眾人轉到了林大福練箭的院子。
拿起弓箭的大福,表情與平時沒有任何差別,他動作極其熟練地抬手,拉弓,射箭。離弦的箭正中二十五丈外靶心時,大福臉上依舊是那副平靜的模樣,似乎他剛才啥也沒幹。
嗷嗷叫的是阿衡和阿冬。
好小子,有兩下子!沈存玉吩咐道,「將靶子後移五丈。」
「是。」元春跑過去,拔下羽箭,將箭靶子向後移,穩穩立在三十丈遠的地方。
大福平靜搭弓射箭,又是正中紅心!
這下,沈存玉的眼睛都亮了,大聲道,「元春,舉著箭靶跑幾步。」
「是。」元春舉著箭靶勻速跑動。
移動的箭靶可比固定的難多了,房氏為義子擔心,「大福看準了再射,別傷著人。」
沈存玉不想讓林大福有壓力,「嬸母莫擔心,元春隨我征戰沙場已有四年,不會被傷到。大福,照著你的習慣的方式射。」….
「哦。」
大福應了一聲,用箭尖瞄準移動的箭靶,然後一撒手。箭飛向移動的元春,穩穩落在靶子上,雖不是正中紅心,但也沒脫靶。
這下不只阿冬和阿衡,林家人都忍不住叫了好。
沈存玉讚道,「能射中三十丈遠的移動靶,到了軍中換上鵰翎鐵箭,大福就是妥妥的神射手!」
沈存玉認可了大福的射箭本事,他這個飯碗算是能端住了。房氏為義子開心,與沈存玉商量讓大福再學幾年,到了二十再入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