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戈丟了後,武安侯府內亂做一團,二夫人祝氏受驚早產生下長子沈彥佑。沈彥佑自小便體弱多病,長得比旁人艱難許多,雖只比沈戈小了一歲半,卻整整矮了他一頭。
沈戈下馬,抬手扶起彎腰行禮的堂弟沈彥佑時,察覺到他的胳膊還沒如玉的粗,也難怪祖父和姐姐提到他,總是一副擔憂的語氣。
沈彥佑眼淚汪汪地望著沈戈笑,「大哥。」
「嗯。」沈戈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一拍便把沈彥佑的眼淚拍了下來。沈彥佑邊掉眼淚邊笑,「雖說遲了十五年,但咱們兄弟倆總算是相見了,大哥。」
他這一哭,沈戈也紅了眼圈,「二叔最近可有信送回來?」
「父親一切安好,等突厥簽下降書就能回來了。」沈彥佑擦擦眼淚,又躬身給走過來的林如玉見禮,「彥佑拜見大嫂。」
「二弟。」林如玉抬手還禮,沈彥佑身體瘦弱,面色蒼白,說話也中氣不足,但目光清明,笑容朗潤,讓人有種如沐春風之感,讓人好感頓生。林如玉覺得若他身康體健,在興陽城必定是位炙手可熱的少年郎。
沈彥佑雖然體弱,但卻沒有回馬車上,而是興致勃勃地上了馬,祖孫四人騎馬並行,歡聲笑語不斷。馬車內,盧玉春低聲與林如玉道,「這位沈二公子姿容清雅,如蘭如菊,一看便是胸藏萬卷書的高才之士。」
林如玉含笑,「我聽存玉姐說,二弟師從當朝大學士仇方豫,能詩善賦,曾數次得萬歲誇獎。」
「能被萬歲親口誇獎,那定是十分了不得的。」盧玉春感慨道,沈彥佑善文,沈戈善武,這兄弟倆若能和睦相處必能相得益彰。
武安侯嫡長孫回京的訊息,已經傳遍興陽城,百姓們一邊夾道歡迎沈存玉將軍得勝歸來,一邊熱烈地恭祝武安侯尋回親孫。
沈戈本就是不是怯場的人,也跟著祖父一塊抱拳與百姓們打招呼,博得一片好評。
瞧見有車馬在城門口相迎,沈彥佑催馬到沈戈身邊,低聲道,「大哥,內侍省內侍大人刑遼、禮部尚書易林海在城門口,白面無鬚的是刑遼,他是萬歲的心腹近臣。待會兒應會讓祖父帶著長姊和大哥入宮拜見萬歲。」
沈戈點頭應下,「有勞二弟先帶著你大嫂回府。」
「大哥放心。」沈彥佑立刻應下。
沈彥佑送走祖父和大哥後,便騎馬引著林如玉乘坐的馬車,趕回武安侯府。他們竟有正南門進入興陽城,武安侯府在興陽城東北方,因城中多車馬、行人,他們沿著寬闊的街道走了將近半個時辰,才到了武安侯府正門外。
沈彥佑下馬,到馬車邊道,「到家了,大嫂請下車。」
伺候林如玉的武安侯府管事媳婦梅嬸為林如玉打車車簾,絃音和雲鵑還未扶著林如玉從車廂中走出來,恭候在武安侯府外的侍衛、管事、管事媳婦們便整整齊齊地行禮,整齊劃一地喊道,「恭迎少夫人回府。」
沈彥佑也抬袖行禮,「大嫂,請。」
圍觀的百姓們見到這陣仗,個個瞪大了眼珠子。在別有用心之人的宣揚下,武安侯府尋回的嫡長孫已在宣州娶了一位商女為妻的訊息,早就在興陽城傳得沸沸揚揚。今日過來的人之中,有不少是來看武安侯府的笑話的,任他們想破頭,也想不到武安侯府竟然擺出這麼大的陣仗,迎低賤的商女入府。
頓時,個個緊盯著馬車,想看看這宣州商女林如玉,究竟是何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