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卷一:長夜有歸 47、《青雲吟》

黃啟明回到道院,靜坐回想謝青雲的所為與所言,只覺心潮澎湃,請辭的決心愈發強烈。

“觀青雲道友鬥法,力不足以勝引玉,恐前塵皆忘矣。”

他以為這是謝青雲重修的後遺症,而謝青雲修為上的詭異變化,都被他看成是“曾經大佬”的鐵證。

“雲雷宗勢大,恐難善了,道友獨力難支,我須不能見死不救。”

他思忖良久,即來到書房,提筆在紙上寫道:段玉樓命喪宗門子,謝青雲怒誅肅宇內。

兩個時辰後,他便將此事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以“說書”的形式寫就,然後召來一個道童問:“你可知西京城內最好的說書先生是誰?”

道童連連點頭,笑應:“西京城內最好的非屬歐陽不可了。歐陽先生一開口,連院裡師兄都常常流連忘返。”

如是平常,黃啟明說不得就要訓斥這幫人“玩物喪志”,但今日卻沒工夫計較,只道:“你去把他請來,就說本座有事相求。”

“弟子就去。”道童說著瞟了一眼,登時驚叫道,“謝青雲,可是破獲雲州案的青雲大俠?”

“雲州案?”黃啟明一聽愣了,他最近在西京可沒少聽說,所以並不陌生;但他卻不知道這個案子怎麼會跟謝青雲扯上關係,“怎麼回事,你詳細說說。”

道童道:“最近歐陽先生正在說哩,話本原作是陳亮。陳亮者,初助紂為虐,後遇青雲大俠而幡然醒悟,以之將功贖罪。其後回京備述雲州案具細,幸得朝廷開恩,只革職在家。他便藉此閒空,將青雲大俠的事蹟一五一十整理成書,交予歐陽先生哩。”

“如今西京大街小巷,誰不知青雲大俠名句吶。”

“哦?”黃啟明心裡一動,這世上應該沒有兩個謝青雲吧?

道童搖頭晃腦吟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黃啟明心中一震:“真是他的風格。吾輩追求,不外如是。”

道童從未看過黃啟明這般失神的模樣,感覺新奇,便又道:“那陳亮還題了一首詩,弟子不明其義,敢請院主解答。”

“吟來。”黃啟明道。

道童吟道:“北風緊,雪未霽,穹廬可作萬家亭。身與意,不肯並,拔刀橫為屠狗迎。念天地之來者,俱悠悠。莫言天若有情、正道滄桑。只盼那、山河溝渠相與易。乃日青雲志,敢與天齊!”

黃啟明聽罷微微頷首:“詩名呢?”

“陳典軍曰《青雲吟》。”道童道。

黃啟明道:“從詩名來看,當為歌青雲志無疑。穹廬可作萬家亭,即是說他以四海為家,天地即是亭臺,風雪又有何礙;其身、意相通不悖,為平民百姓拔刀,即出於他的本心;那些聲名顯赫的偉人早已故去,他們之中又有誰曾經說出過‘天若有情’這樣的話。衷心祈盼仙路上的坎坎坷坷,都不要來為難他。”

“乃日青雲志,敢與天齊……”

他說到這裡頓了頓,見道童露出傾聽的模樣,他笑了笑,“此句太過露骨、狂傲,怕是會引來很多敵視。乃者,迅疾、立即也,乃日,即這一日很快到來。敢與天齊,就是說他的意志可以和天地運轉的法則並行。”

“口氣真大,但弟子喜歡。”道童眼睛露出小星星,得了解答,心滿意足地道,“弟子去請歐陽,院主少待。”

“去吧。”

黃啟明心情大好,心中暗想:我原本想為青雲道友造勢,提升其在歷國名望,如此一來,雲雷宗若借虢國朝廷之勢,威逼歷國朝廷交人,元浩帝便還有幾分顧忌,加上我從中斡旋,此事或還有轉圜的餘地。沒想到已有人先我一步施行,倒是正中下懷。

……

無極赤地,血月高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