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對四巴庫渴望

天才壹秒記住 qu

巴庫,即便在二戰時期,也有足夠的作用,這是一個國際級的大油田,如果德國能夠得到,依靠著人口經濟和石油,德國雖然不能夠抹平跟中國之間的貿易差額,也能夠讓德國平衡跟中國之間的貿易關係。

經過了幾年的發展,中國在外交領域從零開始,逐步的走到了今天,成熟的外交關係,甚至情報部門已經打算透過某種方法,提點德國知道,現在德國反倒是送上門來了。

彙報給了楊元釗,用了最快的速度,在全體代表大會上面,透過了決議,支援德國的人員和武器裝備,直接開了綠燈,並且派出了一個規模龐大的代表團來到德國,主要提到的就是巴庫的事情。

德國人何等的聰明,中國一提到巴庫,特別點到了3b鐵路,他就明白了,攻擊俄羅斯,土地只是一部分,各種的人力資源也是錦上添花,幾十億美元的資金,對於歐洲大戰興起,每天的消耗都是天文數字的德國來說,不能算是杯水車薪,卻也無法滿足德國的戰略目的,只有把巴庫的石油掌握在手中,不但公海艦隊再也不受影響,就算是德國也可以從中間獲得更多的好處。

貿易對於任何兩個國家而言,都是聯絡的紐帶,可是德國跟中國的關係,貿易的因素在逐步的降低,中國幾乎不需要這個世界的任何工業製成品,之前還有機器裝置的交易,可伴隨著這些產品的飽和,這些交易也逐步的減少,現在的德國。只能夠依靠俘虜的勞力所得,在賬面上是平衡了,可是運力,資源。甚至是金錢方面,還是有些不平衡,這一直以來,都是德國所不願意看到的。

一個工業國,淪為了一個勞務輸出。哪怕這個勞務輸出價值很高,也不是德國願意看到的,德國人無時無刻不想扭轉這個結果,可惜中國地大物博,什麼都不缺,現在,機會來了,只要拿下了巴庫,石油就會成為德國出口最重要的產品,石油裂解的產物。怎麼也能夠被稱之為工業品吧。

俄羅斯沒什麼,在戰前,德國也沒把俄羅斯放在眼裡,甚至在攻克了巴黎之後,一個計劃是徹底的攻佔俄羅斯,消除東線上面的壓力的。

這個計劃被西北知道之後,楊元釗大驚失色,直接的派人前來警告德國,俄羅斯最大的優勢,永遠不是動員能力。千萬的烏合之眾,也就是牽扯到幾百萬兵力而已,可是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卻是一個問題,這麼龐大的地盤。不是打下來就可以的。

戰爭之前,這個警告沒什麼,德國最多吧這個當做笑話而已,可攻擊法國的時候就發現,漫長的國土,會對後勤和戰鬥產生一系列的影響。特別是已經嚐了甜頭的,在自動化的武器這一條路上面,越來越深入的德國,對於後勤的壓力是更上一層樓了,數千裡,甚至是更遠的路程,還有差不多半年冰凍期的國度,對於後勤來說,簡直是噩夢。

這種情況之下,德國當然不會抱著滅亡俄羅斯的念頭,那是不可能的。俄羅斯沒辦法全佔,東線的威脅也無法徹底解除,可對於德國來說,好處是要佔的,俄羅斯額這麼弱的力量,卻佔據了這麼龐大的了領土,不動一下怎麼可能,

原來波蘭和烏克蘭地區,是俄羅斯的精華,正好從東普魯士划過來,佔據了這片地區之後,算是為未來打下基礎,越過整個黑海,跟這邊隔海相望,就是目前俄羅斯最重要的區域,後世亞塞拜然,在目前德國,屬於外高加索地區,是一個石油的產地,巔峰時代佔據了歐洲出口的9成和世界的6成以上。

除了波蘭和烏克蘭地區之外,外高加索地區也是俄羅斯傳統的產糧地區,人口稠密。換成別的國家,人口稠密在一定程度上面,是反抗的代名詞,可是跟中國簽署的協議之中,幾千萬的人口,可是每年上億,甚至是十億美元的收入,這可是白得的。

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集團在歐洲大打出手,也在冬歇期之中,慢慢整頓,雙方都在算計著對方,不過最終的結果都殊途同歸的,德國最終的目的是亞塞拜然,是為於裡海岸邊巴庫,這個即便在世界上,都排的上號的龐大油田,而協約國的目的,則是中東,這個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地方,兩者之間幾乎接壤。

亞塞拜然在土耳其東北部,他跟斯大林的故鄉喬治亞接壤,南方是伊朗,在南方就是伊拉克,巧合的是,巴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所在地,而伊拉克所在的中東,也是為來世界的石油核心,整個世界探明儲量的大部分石油,都分佈在以中東為核心的這一小片地區,亞塞拜然跟伊拉克之間的距離最短的,也不過是幾百公里,在世界格局之中,已經算是近了。

彷彿不經意之間,整個一戰的核心,從歐洲居然慢慢的轉向了亞洲,無論是巴庫,還是伊拉克,都成為了關係格局變化的重點。

相對於英國的計劃,即將在1915年年初進行,德國的計劃,稍稍額靠後一點,誰都知道,在整個冬天,俄羅斯又調集了幾百萬大軍,這個時候攻擊,簡直是把俄羅斯的力量,徹底的吸收到歐洲的,德國不怕,卻非常麻煩,明知道他們的目的是遠東,還是等他們到了遠東之後再說,按照德國對於中國的瞭解,俄羅斯別說是幾百萬大軍,就算是調集了千萬大軍,對於西北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中國已經在過去的歷次戰鬥之中,展現了足夠的力量,俄羅斯哪怕是孤注一擲,也不會是中國的對手,趁著俄羅斯大損的關係,佔佔便宜,那是最佳的選擇。

這個時代的列強,沒有後世那種表面功夫,做什麼事情,要考慮到國際影響力的,國與國之間有的只是實實在在的利益,把東普魯士向黑海沿岸延伸,佔據俄羅斯最富庶的土地,進而拿下了巴庫之後,利大於弊,進一步的削弱俄羅斯,獲得一個穩定,而且巨大的石油產地,最關鍵的是,石油不但可以供給德軍,讓德軍所有的艦船不至於趴窩,也可以出口給中國。

用這個來平抑雙方的貿易,獲得巨大資金,順帶著,徹底的削弱俄羅斯,俄羅斯如果沒有了巴庫,沒有了原來波蘭區域,沒有了烏克蘭,他還有什麼,恐怕這個國家會在瞬間,陷入到風雨飄搖的境地吧。

此時俄羅斯參謀部,陸軍部,甚至是軍方的高層,都是合格的統帥,或許在戰略高度沒有看到,西北已經提點出來,他們用了短時間就想明白了一切,亞塞拜然很遠,從德國要過去的話,需要先把東普魯士到黑海沿岸佔據了,還要越過黑海,才到亞塞拜然,可是巴庫在亞塞拜然的最東部,靠近裡海的岸邊,等於穿越黑海和裡海之間的陸地,跟俄羅斯相隔甚遠,可是3b鐵路修到了伊斯坦布林,再透過土耳其的公路鐵路,到亞塞拜然不難,只要穿過伊朗就可以了。

這個時代的伊朗,因為石油的關係,還控制在英國的手中,可那是在伊朗的首都和港口附近,靠近亞塞拜然的伊朗,是最不重要的地方,要穿過它啊,並不難。

一系列的計劃做下了,深遠的計劃甚至包括拉平從東普魯士到黑海沿岸之後,藉助著船舶進行攻擊,跟土耳其的攻擊一起,雙管齊下,儘可能快的拿下巴庫。。

ps: 昨天發文的時候,卡了一下,結果發重了,我一直沒看,到現在才看到,把1242章,發上來,替換了第二個的1241章,起點的重新整理一下就可以了,不然可以刪除書籍再加上,給大家造成麻煩,請多原諒

十年不是騙字數,甚至修改之後因為全勤的關係,徹底打亂了十年寫作頻率,這是4000字章節,多花了不少的時間,再次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