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尤連忙擺手道:“沈兄說笑了,沈兄相邀,我豈能不給面子。”
“那就好,張兄,請...”
“沈兄。”關玉遠遠的走了過來。
“是關公子。”張尤叫道。
關玉看了張尤一眼,隨後對沈無濁道:“正要尋沈兄呢。”
“關兄有事?”
“也不是什麼大事,不過就是想再與沈兄共飲罷了。”
可惜,沈無濁今日有事,只能拒絕道:“怕是不巧,我已經約好張兄了,我與張兄都是錦安人,正要好好聚一聚呢。”
“這...”關玉有些遲疑,很想說一句要不帶上自己,不過看見沈無濁眼神之中透出的意思,只得點頭道:“那真是太可惜了,也罷,我就不打擾二位了,請。”
“關兄慢走。”
“關公子慢走。”張尤微微躬身。
沈無濁好奇問道:“張兄認識關玉?”
張尤嗯道:“沈兄剛剛才到京都,怕是不知,這位關公子來歷可不凡,乃是三姓四家的關家子弟,身份顯赫非常。”
“三姓四家的關家啊。”沈無濁眼神微動。
四家指的是四大世家,陰川張家,臨平鄧家,平州謝家與雲州楊家,這四大家族雖然財力雄厚,但若論名望與影響力,卻也很難跟三姓相提並論。
三姓,即關家、趙家、劉家,除了在士林之間有莫大名望之外,或多或少還跟皇室沾些親故。
如關玉出身的關家,現存都還有一位駙馬爺,算起來就連項宏都得叫一聲姐夫。
除此之外,還有趙劉兩家,且如今朝廷的三省六部,一半以上的官員都是出自這三家的門下。
就連左右二相的康蘭與王仁之也同樣如此。
相比之下,所謂四大家族不過就是暴發戶罷了,不說不值一提,卻也遜色多矣。
“原來如此。”沈無濁原本還想查一查關玉的來歷呢,現在倒也不必麻煩了。
“不管他了,張兄,我們走。”
三姓四家先拋在一邊,張尤才是今日沈無濁的目標。
兩人在丹水邊上尋了個酒樓,兩杯黃湯下肚,張尤便有些支撐不住了,臉色潮紅,頭暈目眩了。
“張兄且看對面。”沈無濁指著丹水對面的畫舫道:“錦安渭水之上也有畫舫,只是不知道京都姑娘比之錦安如何。”
張尤笑道:“京都之地人傑地靈,想必是勝過錦安多矣。”
“此言差矣。”沈無濁搖頭,“張尤身在錦安,豈不聞錦安佳人之名?”
“錦安佳人?”張尤明顯一滯。
沈無濁見狀繼續說道:“傳言此女有傾國傾城之貌,可惜無緣得見,實乃平身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