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拂曉,早早起來,梳妝打扮,精神奕奕地笑迎鄧舍起床。幫他盥洗,助其更衣。洗素手,親下廚;捧出羹湯,伺候吃飯。聽雞鳴三聲,到了鄧舍登堂理事的時辰,再又笑語殷勤,送至後院門口。
看他去遠,方才折回內室,拿出沒做完的女紅。是個為鄧舍繡的手帕。放下心懷,全神貫注地投入其中。一天的時間,就這樣很快便過去了。待到入夜,她推開樓閣的窗戶,往院門連望了好幾次,不見鄧舍歸來。
飯食都已過了許久,看到有個人提了燈籠,快步來到,與守院的侍女說了幾句話。那侍女上來稟告:“殿下請娘子往前邊堂上去。說昨個兒在街上遇到的那個說書先生來了,有新段子要說。請娘子一起聽聽。”
王夫人來到前邊,見堂上已坐了數人。
洪繼勳、文華國、趙過、張歹兒、羅李郎等皆在位。下邊又站了兩人,一個瘦高個兒,一個半邊殘疾,果然便是馬得寶與駱永明。鄧舍招了招手,示意她過來在旁邊坐下,笑道:“昨日在街上,本王的這位娘子聽見你們說書,風趣滑稽,甚是喜歡。今兒晚上叫你們來,有三個目的。”
他指了指趙過與張歹兒,“一來,昨天你們又是說趙左丞,又是說紅臉兒,說的好生熱鬧。讓你們見見正主。”笑了笑,又道,“二來,也想聽聽看你們還有沒有新段子。至於三來,等一會兒,也有些事情想要相詢。”
馬得寶口拜倒在地,對鄧舍行了個禮,再轉過身,給趙過與張歹兒叩頭,表示歉意,說道:“小人狗膽子,狗膽包天。昨天在街上胡說八道,萬幸王爺、娘子與諸位大人,大人有大度。不與小人一般見識。誠惶誠恐。”
要沒有益都分省、樞密分院的同意,給馬得寶三個膽子,他也不敢拿趙過與張歹兒說戲。趙過與張歹兒對此都是早已知道的,當然不會見怪。
文華國偏偏故作不豫,斥責道:“正旦之日,歡慶之時。你倆什麼不好說,烏七八糟的,卻拿朝廷命官來做說笑。何止狗膽包天,簡直不知死後!俺且來問你,你怎生就知道,俺們大人有大量?主公自然有大量,洪先生也不消說。難道你卻不知,文老爺俺,可是出了名的小肚雞腸!”
馬得寶不慌不亂,道:“實不敢相瞞,王爺、娘子、文老爺、諸位大人,……。”抬起手,大拇指與食指捏了捏,空出一毫的縫隙,自比說道,“在你們諸位貴人的面前,小人實在就只有這麼高。說是螻蟻,絲毫不過。但是卻有一樣本領,是小人有,諸位貴人都沒有的。”
“什麼本領?”
“小人會望氣。”
“望甚麼氣?”
“小人的望氣本事,卻又與堪輿、占星之流不同。也不望地氣,也不望天氣。專望人氣。”
鄧舍來了興趣,笑道:“何謂人氣?”
“人氣也者,人皆有氣,騰騰頭頂之上,絢爛七彩之色。赤橙黃綠青藍紫,色有不同;或虛或實、或介於虛實之間,厚薄亦有不同。”
“或分七彩,或有虛實。那且再問你,這人氣是怎麼形成的?為何我卻從沒聽說過?”
“人有七竅,便如天上星辰,又如地脈山川。聚之為形是為五官,行之於氣便是人氣。大凡人之氣運,皆可從此中看出。今之天下,會此術者唯小人一人而已,殿下未曾聽說過,倒也不足為奇。”
文華國曬然,道:“吹的神乎其神,說還不是堪輿,也不是占星。說到底,原來只不過是個看相的。”
“相面之術,十中其一,已算高手。望氣之術,十錯其一,已為低手。若強要將此兩者相較,便好比硬要拿小人與老爺相比。一低一高,相差懸殊;一賤一貴,雲泥之別。相面,雕蟲小技。望氣,仙人不傳之秘。”
馬得寶自吹自擂,大言不慚。包括王夫人在內,諸人其實都明白他是在吹牛。看他說的有趣,張歹兒笑吟吟,說道:“你個漢子,休要只管吹噓!甚麼望氣之術,真的如此神妙?姑且信你。你都能望出些什麼來?”
“若到功力精深,一眼可斷生死,一目能定禍福。小人練此功夫未久,就以現在的水平來說,還到不了這個地步。但是,若是隻想看看一個人的貴賤、脾氣、性子與喜好,則是綽綽有餘,立刻了然。”
“那你來看我們,試著說說。”鄧舍一拍案几,“不過,你可要想清楚了。若有半分錯處,你的腦袋可就保不住了!”
馬得寶胸有成竹,道:“小人便請先從王爺說起。”
“說吧。”
“王爺頭頂之氣,主色為赤,又帶青黑,濃郁如雲。色赤,主兵戈,說明王爺的富貴皆從征戰中來,是為一個亂世英雄。青為木,黑為水,水木清華,相輔相成。則又說明王爺禮賢下士,且身邊有賢人相助。濃郁如雲者,是王爺貴不可言也。王爺之氣,是為王氣。”
鄧舍瞅了瞅左右,看那馬得寶說的唾沫四濺,陡然想起“王霸之氣”四個字來,不覺一笑。又道:“你再來看看洪先生與文平章。”
“洪老爺之氣,黑如漆墨,形似板狀。黑也者,是水也。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說明,洪老爺乃是一位智者。形似板狀,便如玉笏。洪大人之氣,是為文臣顯貴之氣。文老爺之氣,如金似革,猶如鐵石。金也者,殺氣凜然;猶如鐵石,說明文老爺心志堅毅,此是為武臣顯貴之氣。”
王夫人聽得好笑,低聲與鄧舍說道:“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前邊把牛皮吹的比天高,後頭說的卻全為廢話。倒也難為他,一時間,竟能應變快捷如此。”鄧舍哈哈一笑,說道:“牛皮也吹過了,卻比聽你說書有趣。既博得娘子一笑,功勞不淺,賞銀兩錠。……,你現為左右司何職?”
“小人現為椽吏,分理戶曹。”
椽吏是行省最主要的官員,人數也最多。職責為分曹理事、處理案牘。所謂“分曹理事”,即分別在刑、戶、吏、禮、兵、工諸曹中辦公。遠在唐宋時期,這六曹都是歸屬府縣的編制,統稱地方胥吏。